偷偷藏不住

繁体版 简体版
偷偷藏不住 > 嫡次子摆烂不成功 > 第24章 第 24 章

第24章 第 2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蓉脚步匆匆,踏入自己的书房。一进门,她便下意识地环顾四周,熟悉的桌椅、摆放略显杂乱的工具,还有墙上挂着的那些记录着各类信息的纸张,这一切在她眼中都如同战场。

她眉头紧锁,抬手揉了揉太阳穴,满心都是沉甸甸的压力。如今手头的事情千头万绪,每一件都迫在眉睫。

第一件棘手的事,便是寻找石灰。说起来实在无奈,她连石灰究竟是什么模样、有何种特性都一无所知,只知道这东西对接下来的计划至关重要。可茫茫天地,从何找起?他她站在原地,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脑海里不断思索着各种可能的线索,却又毫无头绪。

造纸坊的情报工作同样不能有丝毫懈怠。她深知,就目前李世瑞的行事风格来看,未来必定还有更大的动作。

然而,眼下最为窘迫的是,她严重缺人手。她缓缓踱步到窗边,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心中满是无奈。自己一个人,要兼顾这么多重要的任务,分身乏术。她在心里默默盘算着,到底该从何处招募到可靠的帮手,又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将这些千头万绪的工作梳理清楚,一一落实。

李世瑞站在窗前,眉头紧锁,神情凝重,手中的毛笔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敲打着掌心,发出沉闷的声响。窗外的庭院里,丫鬟们正忙碌地穿梭,可他的心思全然不在这热闹景象上。

他又何尝不知道自己手中缺人呢?这个念头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喘不过气来。

这是古代,不是现代,很多事情都不能像在现代那般轻易解决。在现代,通讯发达,信息传播迅速,想要召集人手,一个电话、一条信息就能迅速联络上。可在这古代,没有便捷的通讯工具,消息的传递只能靠人力奔波,效率极低。

而且,在古代,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有着诸多的限制和规矩。不像现代,凭借学历、能力和经验,就能在广阔的职场中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这里,出身、门第、人脉关系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想要找到几个真正有能力、又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谈何容易。

想 到这里,李世瑞轻轻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无奈与疲惫。李世瑞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他心里清楚,当下诸多事务里,把路修平整才是重中之重。每次出行,道路都是泥流瓦水,一脚踩下去,鞋子都能陷进去半截。

这样的路况,别说是吸引江南那边的大商家了,就连日常出行都极为不便。

要想富,先修路,这道理他再明白不过。可修路哪有那么简单,首要难题就是得搞定石灰。想到这儿,李世瑞不禁犯了难,他转头看向一旁的黄宏平,开口问道:“让你做的那些工具,做出来了吗?”

黄宏平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脑海中还在想着王蓉,冷不丁被李大人的一声询问拉回现实。

他猛地回过神,脸上迅速泛起一阵红晕,尴尬地摸了摸头,动作有些局促。

一直以来,黄宏平都对自己的聪明才智颇为自信,他常常觉得自己出类拔萃,面对各类事务都能应对自如,旁人解决不了的难题,到了他手上,往往能迎刃而解,这也让他内心隐隐有些自得,觉得自己算得上是个天才。

可自从结识李大人,他的这种想法彻底被颠覆了。

就拿前几日李大人展示的那些新奇玩意儿来说,什么烧杯、复杂的器械,他光是看着那些奇形怪状的构造,就觉得一头雾水。

然而李大人讲解起来,深入浅出,三言两语便能让他恍然大悟,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原理瞬间变得清晰明了。

他感觉自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那些闻所未闻的理念和方法,源源不断地涌入脑海。

他突然意识到,这才是真正的智者,自己以往的那些骄傲,在李大人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啊!在做了,有头绪了!别催!”说着,整个人都在往外跑。

汪师爷看见黄宏平仿若见鬼似的跑走,摇了摇头,看来,大人身边也就属他最稳重了。

他五十来岁,身形清瘦,一袭灰袍整洁得体,几缕银丝在鬓角若隐若现,透着岁月沉淀的睿智。他下意识地正了正衣服,抬手轻轻整理了一下领口,又将袖口的褶皱抚平,才抬脚迈进书房,动作不慌不忙,尽显稳重。

“大人,听闻你找我?”汪师爷微微躬身,声音低沉温和,带着几分关切。

李世瑞抬眸,眼中闪过一丝如释重负,“汪师爷,快请坐。”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等汪师爷落座后,才把手中的计划书递过去,“您看看这份计划书,如今事态紧急,实在需要您帮我拿拿主意。”

屋内气氛凝重,映照着李世瑞紧锁的眉头。他站在桌前,手中紧紧握着那份凝聚着心血的计划书,眼神中满是忧虑与坚定。

汪师爷见李世瑞神色沉重,心中不禁一紧。

他快步上前,双手微微颤抖着接过计划书,轻声说道:“大人,且放宽心,先让我看看。”说罢,缓缓走到一旁的木椅边,轻轻坐下,动作间满是谨慎。

他小心翼翼地翻开计划书,逐字逐句细细研读起来。起初,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考其中的深意;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眼睛逐渐睁大,眼神中不时闪过惊喜的光芒,脸上的赞叹之色愈发明显。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纸张,仿佛在触摸着一份珍贵的宝藏。

“妙啊,实在是妙!”汪师爷忍不住轻声赞叹,“大人竟能想出如此周全的计划,真乃神人也!”他一边看着,一边不住地点头,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许久,汪师爷才缓缓合上计划书,站起身来,神色恭敬地说道:“大人的想法堪称绝妙,此计划若能顺利实施,定能解当下之困。只是不知大人需要我做些什么?但请大人吩咐,我定当全力以赴,万死不辞!”

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忠诚,挺直的脊背仿佛在诉说着他的决心。

“汪师爷,此事还需你多多费心。”李世瑞缓缓说道,“我需要你去联络城中的各方势力,说服他们参与到这个计划中来。此事关系重大,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大人放心!”汪师爷郑重地点头,“我定不辱使命!”

李世瑞递给汪师爷的这份计划书,承载着他改变现状的深切期望,里面涵盖三大关键内容。

首先是建立一所全新模式的学校。

不同于传统私塾只专注于四书五经,这所学校将目光投向百姓的生计技能。

校内会划分多个区域,农业区里,经验丰富的老农会手把手教导百姓如何改良土壤、辨别优良种子,以及根据时节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商业区则会邀请各地商贾,分享贸易技巧、市场规律,帮助百姓开拓商业思维;还有专门的木工区,摆放着各类工具,老师傅们会耐心传授木工技艺,从简单的桌椅制作到复杂的建筑榫卯结构,让百姓掌握一技之长,以此提升生活水平。

其次是对贫困地区房屋的加固工作。

每到冬天,大雪纷飞,不少地区受灾严重。李世瑞要求各地官员详细统计贫困地区情况并报备。用坚实的木材加固梁柱,加厚屋顶,防止大雪积压导致房屋坍塌,避免人员伤亡悲剧的发生。

最后是说服各大商家开坊市。

李世瑞深知商业繁荣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他计划让汪师爷和官员们一同拜访城中的富商巨贾。向他们阐述坊市带来的商机,不仅能增加商品销量,还能促进地区间的物资流通。描绘未来坊市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繁荣景象,用丰厚的商业前景打动商家,让他们踊跃参与,共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李世瑞带着汪师爷站在县衙那几处荒废已久的屋舍前,目光坚定,心中已然勾勒出一幅全新的画面。眼前的废弃公社,断壁残垣,杂草丛生,蛛网横七竖八地交织着,在风中微微晃动,诉说着往昔的破败。但在他眼中,这里即将成为孕育希望的摇篮——一所崭新的校舍。

除了学校,他还打算在县城的另一处开阔之地,专门成立一个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了确保推广站能够发挥实效,他计划邀请那些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农,让他们把积攒多年的种植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

李世瑞回想起自己初到北疆小城时的情景。那时,映入他眼帘的是一片荒芜与贫瘠,百姓们衣衫褴褛,补丁摞着补丁,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许多孩子甚至衣不蔽体。街头巷尾,人们面黄肌瘦,眼神中透着对生活的无奈与迷茫。

而如今,他带来了改变的希望。

从京城历经千辛万苦淘来了棉花、辣椒、土豆、红薯的种子。

这些小小的种子,在他看来,却承载着改变小城命运的巨大能量。棉花可以解决百姓的穿衣难题,让他们在寒冬不再受冻;辣椒能为平淡的饮食增添滋味,丰富餐桌;土豆和红薯产量高、易种植,一旦普及开来,定能让小城百姓从此告别食不果腹的日子,彻底解决吃饭的问题。

这段日子里,汪师爷可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每日里脸上都带着笑意,走路都仿佛带着风,这天,汪师爷刚刚拿到王家村的营业账簿,满心欢喜地捧着账簿,脚步轻快地准备去找县令大人商讨一下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

一想到那水车带来的效益,汪师爷心中就止不住地激动。这水车简直就是个暴利的物件啊!

自从王家村的水车作坊建成以来,他们县城临近的几个县城所属的村落都纷纷向王家村的作坊订购水车。

那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作坊里的工匠门日夜忙碌,却依旧供不应求。汪师爷仿佛看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县城的经济因为这水车而蓬勃发展,百姓们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县令大人。

汪师爷子在县衙里找了半天,也没有见到李世瑞的身影。他心中焦急,这营业账簿上的好消息的赶紧告知县令大人,共同商议下一步的举措呢。

无奈之下,汪师爷拉住一个路过的小丫鬟,急切地询问道:“李大人在哪里呀?”

小丫鬟听了,抿嘴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般明媚。“大人在后院里面玩泥巴呢!”小丫鬟脆生生道。

小丫鬟心中想着:这位大人平日里一本正经的模样,今日却像个孩子般在后院玩泥巴,真是让人觉得意外有趣呢。不过大人也有这般童真的时候,到让人觉得格外亲切。说不定大人是在放松心情呢。

反正不管怎么样,这与他平时在公堂上严肃稳重的样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啥?”汪师爷一脸惊诧,眼睛睁的大大的,满脸不可思议。

在他的印象中,这位县令大人自来到这里以后,做事方面一直非常稳重。怎么会在这时候玩泥巴呢?这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汪师爷心中的好奇如同被点燃的火苗一般,缺烧越旺。

他带着一脸的好奇,脚步不由之主地加快,朝着后院走去。一路上,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猜测,县令大人为何会在后院玩泥巴呢?

九月的北方县城,空气中已然弥漫着一丝初秋的气息。道路两旁的树尖已经开始有一点染黄的迹象,树叶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季节地更替。

只见李世瑞穿着一身乌黑的直裙,那裙袖被他挽到了胳膊上,还用绳索拴住,以免滑落。

他的脸上多多少少一点泥土,却丝毫不在意,神情专注而投入。在他的面前,一个纸板上,黄色的泥土被堆积成了一个模型。

那模型虽略显粗糙,但却能看出一些独特的形状和轮廓。

汪师爷一脸好奇地走了上去。

他的脚步很轻,似乎生怕打扰到正在忙碌的李世瑞。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那个泥土模型,心中充满可疑惑。这位县令大人平日里总是忙于政务,今日却在这里摆弄起泥土来,实在是让人琢磨不透。

汪师爷一边走,一边在心中暗自揣测着李世瑞的用意,究竟是什么样的想法让大人如此专注地沉浸在这小小的泥土世界中呢?

“大人,这是什么?”汪师爷轻声问道,语气中满是好奇。

“你怎么过来了?有什么事吗?”李世瑞问道。

“大人英明,现在水车订单真的是如雪花般飞过来啊!今年倒是可以过个丰收年了。”汪师爷两眼闪着精光。

李世瑞微微抬起头,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以后日子会更好的!你过来看看这个,北方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去年我刚到这里的时候,就大病了一场。”李世瑞心里道:还是现代好啊!有空调,有暖风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