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藏不住

繁体版 简体版
偷偷藏不住 > 让狂人飞 > 第5章 《让狂人飞》中篇:(四)鹅城,龙潭(中)

第5章 《让狂人飞》中篇:(四)鹅城,龙潭(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接下来,张牧之让老六去砍了县衙外缠着冤鼓的树藤,同时汤师爷去阻止,老六没听。然后一用力把它滚在了街上,跟着了一个凉粉店的老板。

老六:“我爹说了,有冤鼓就说明有冤,他说他要判个案。”

汤师爷:“哪儿有冤呐!啊?谁敢有冤呐?这都一百多年了,你要把它砍了,把鼓露出来,不定出多大冤呐!”

鼓滚着,卖凉粉的慌乱的逃着,不小心撞碎了武智冲的酒坛。

使得武智冲很生气,便把那卖凉粉的,对着鼓当球踢,“咚咚咚”的踢出了血来,同时鼓也被撞破了。

周围看戏的百姓:“好!”

“啪啪啪!(鼓掌声)”

另一边听见鼓响的张牧之,从县衙走的出来,拍着掌说道:

“鼓都捶破了,说明你们俩很冤呐!升堂!”

然后,张牧之为跪着的那凉粉店老板,主持了公道。狠狠的打了武智冲的屁股,让他给那老板磕了100个头。

与此同时,周围看热闹的百姓,也挤在县衙门口发出嘿嘿的笑声。

张牧之见状走了出去。

随即门外的百姓便跪下来对他大喊道:

“青天大老爷!”

“呯!”

张牧之听着,朝天上开枪,对着他身前的百姓们说道:

“起来,不准跪!皇上都没了,没人值得你们跪,我也不值得你们跪!”

“哈哈哈!”

周围的百姓们听罢,也都笑着站了起来。

张牧之:“我来鹅城只办三件事:

公平!

公平!

还是TMD公平!”

“青天大老爷!”

周围的百姓听罢,又跪了下去。

“呯!(枪响声)”

“站起来,不准跪!”

张牧之见百姓们又跪了下去,再次朝天空开枪。直到再见他们又站了起来,才欣慰的说道:

“哎,这就对了。”

…………

另一边,黄四郎家。

武智冲正跪在黄老爷身前,向他诉苦。

黄四郎听罢,惊奇张牧之的“不准跪!”。然后叫来了那凉粉店的老板,打算再给张牧之安排点案子断。

…………

另一边,时间到了晚上,张牧之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来到了县衙的地下室里。

老六:“爹,今天你这县长干的真漂亮。打武举人打的真过瘾。将来我也想当县长。”

张牧之:“你不能当县长,也不许当土匪。你爹死的时候,把你交给我。我答应过他,要让你有出息。”

老六:“那我当什么才有出息?”

“去当学生,像小九一样,读书,多听这个。”

张牧之说完,先指了指他身旁的小九,再指了指他身前的唱片机。

老六:“没声啊!”

“这帮买官的县长,就知道捞钱,唱机都撂坏了。”

张牧之说着抬起了手,撇了一下唱机上的铁片,随即唱机便发出了声音。

“等这单活干完了,爹挣了钱,我送你去留洋,小九也一起,去留洋深造。”

说着,张牧之又指了指小九,再指了指他周围的各个方向。

“东洋三年,西洋三年,南洋三年……”

老六:“北洋,北洋三年。”

“啧!”

“傻孩子,你生在北洋,就不必留了。”

张牧之听完老六的回答,抬手拍了拍他的头。一旁的小九见此也就“噗嗤”的笑了起来。

这让老六很尴尬,不得不转移话题,指了指他身前的唱机问道:

“这谁吹的?”

张牧之和小九:“听着像穆扎/莫扎特。”

“哇,你们还能听出来是谁吹的呢?”

老六见他爹和九弟异口同声的回答,十分惊讶的赞叹道,然后继续问道。

“爹,这叫穆扎的人,他是怎么把这东西吹到这里边的?”

“你去留完洋,就什么都知道了。”

张牧之听罢,没有明说的回答道。

另一边,听爹如此回答,小九也就制止住了自己想跟他六哥解释——声音的震动和磁的原理等知识的想法。

老六:“那这个穆扎在哪儿?我留洋的时候要去哪儿找他?”

“他呀,离咱们很远……”

张牧之说着和他身旁的小九叹了口气。

…………

一会儿后,张牧之起身,领着他的儿子们,坐在了木桌旁,对他们坦白道:

“其实,爹这次来鹅城,不是为了钱。”

“不是为了钱,那是为了什么?”

老六听罢,惊讶的问道。

另一边的小九,看着他爹沉重的脸,心里倒是有了想法:是因为松坡将军吗?

“六子,挣钱对咱算个事吗?其实这次爹来鹅城,是想把黄四郎连根都拔掉……”

张牧之听老六的询问,开口笑着回道。

老六和小九听罢,都点了点头回道:

“嗯,我们都支持爹!”

听完儿子们的回答,张牧之又欣慰的笑了笑,然后看着他们(主要是看小九)说道:

“但现在爹还没想出好办法,所以想问问你们的意见。”

老六听罢面露难色,也看了看小九,他知道自己不是提意见的料。

小九见状,知道该他开口了。于是乎,他把他的笔记本放在了桌上,同时拿了一些石块,沙子,放在了他身旁。

“爹,现在从明面上看,我们与黄四郎斗,无疑是以卵击石……”

“但实际上,我们并不是没有获胜的希望。”

张牧之:“怎么说?”

“首先,我们对鹅城的情况做个分析。”

说着小九拿出了一个大石块和几个小石子,放在了桌上。

“鹅城土皇帝黄四郎,干的是倒卖烟土和贩卖人口的生意,恶行无数,必诛!但他的手里有精兵强将数百号人,想要扳倒他并不容易。”

“不过,黄四郎的那几个左膀右臂,未必对他忠诚,离间的他们主仆关系和仆仆关系,让他们狗咬狗,我认为是一个对付他的重点。”

“嗯,不错!”

张牧之与老六听罢,点了点头。

小九见状,又拿了几个小石块在桌上。

“然后就是城南两大家族和一部分大乡绅,他们是中间派。

其有良知的,我们可以去拉拢他们,一同反对黄四郎。

其无良知,我们先尽量让他们保持中立。待抗争达到最后,我们再裹挟他们加入。”

“但九弟,单靠这些还远远不够吧!”

另一边,老六听到这儿,有些心急的问道。

与此同时,他身旁的张牧之也陷入了沉思。

“没错!之前提到的那些,包括小乡绅,都是锦上添花。要想真正推翻黄四郎和他手下的几百号人,还得靠接下来的这些……”

小九听完六哥的疑问,点了点头,然后抓了一大把沙子慢慢的撒在了桌上,继续开口说道。

“鹅城的十多万百姓,才是我们最大的朋友。”

听到这儿,张牧之嘴角一扬,眼睛放光,与小九一同笑了起来。

张牧之:“哈哈哈,继续说下去吧!”

“嗯”

小九听罢点了点头,继续开口说道:

“首先,在这些百姓中也分上中下三个阶层:

一、是有余钱剩米的,他们既怕黄四郎,也怕我们,不想因为抗争而失去安逸的生活。于是乎,这其中的大多数人会反对我们推翻黄四郎。所以我们尽力拉拢,裹胁他们即可……

二、是只能自给,忙于生计的。他们开始有点“骂人”了,抱怨生活之苦。这使得他们会支持我们反对黄四郎,但又会因为害怕而保持中立,不敢贸然加入我们。对此我们要多做工作,并且给他们战胜黄四郎的希望……

三、是受尽黄四郎的剥削,没有土地,乞讨的。他们是占鹅城人口比例最多的贫民,是我们最好的伙伴。穷的叮当响的他们什么也不怕,只要我们引导得当,便能把他们转变为战胜黄四郎的最大力量……”

小九说到这里,眼睛澄澈且明亮,抬手握紧了拳头,然后拿起茶杯喝了口水,看着他身前的张牧之与老六,继续说道:

“综上,我认为我们要走两个路线:

一个是靠爹继续和黄四郎周旋,攻击他的破绽,这是主要的;

另一个便是我和六哥,低调的带着几个弟兄深入鹅城周围的农村,通过县长的政令帮助他们开垦荒地,同时发放农具与粮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唤醒他们的抗争意识……这是后手。”

小九说完,看着他爹,吐了吐舌头。他有自知之明——他知道,如果没有猛人缠住黄四郎的话,他的计划就是空谈。

“嗯,那就按小九说的做吧。”

张牧之欣慰地笑着,点了点头,看了眼表。

“现在天色不早了,都回去休息吧!养足了精神,才好开始计划!”

“知道了,爹!”

说完,三人起身,向楼上走去。

与此同时,走在老六身旁的张牧之还提醒他道:

“六子,你性子直,容易出事。这鹅城可不是太平的地方,在这单买卖干完之前,你都要紧紧跟着小九!多跟小□□,做事前多动脑子!”

“明白了,爹!”

老六听罢,抬手搭在小九的肩上,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另一旁的小九见状,也拍了拍胸脯,表示自己会保护好六哥。

“嗯,知道就好!”

张牧之见兄弟俩彼此帮衬的样子,欣慰的笑了笑,然后领着儿子们,继续向楼上走去。

…………

一会儿后,汤师爷找到张牧之让他别睡寡妇(县长夫人),适得其反;黄四郎安排花姐在妓院里做间谍,等县长的兄弟们上钩。

…………

第二天

“咚咚咚!”

“县长公子,以身试法,讲茶大堂,恭迎大驾。”

一个赤裸着上身的百姓,在县衙旁敲着鼓,喊道。

张牧之和汤师爷听罢,急忙的跑了出来,骑着马向讲茶大堂驶去。

张牧之:“讲茶大堂?县衙不是断案的地方吗?”

汤师爷:“你这个县衙是摆设,断案只有去讲茶大堂,那才是真县衙!”

讲茶大堂

“六爷,你吃了两碗粉,只给了一碗的钱。”

胡万坐在凳子上,脸色凝重,对着他身前的老六说道。

“你放屁!我就吃了一碗的粉!给了他一碗的钱!”

老六听着怒骂道,手指指向了那卖凉粉的。同时他身旁的小九抬手放在他胸前,双眼看向老六,示意他不要冲动。

“孙守义,他吃了几碗?”

胡万听罢,向那卖凉粉的问道。

孙守义:“两碗。”

“不可能!六爷是县长的儿子,怎么能欠你的粉钱?”

突然,坐在孙守义身后的武智冲怒骂起来,并踹了他一脚。

“啊!(惨叫声)”

“诶,武教头,别生气,打人还是不好的。”

另一边,站在孙守义身后的小九,扶住了孙守义要摔倒的身子,然后上前几步,把想站起来的武智冲,又按了回去。

同时,小九心里敞亮,脸上露出了职业假笑。

他明白,此刻他身前的胡万,武智冲这俩狗腿子是来找茬的,而且还蓄谋已久,来者不善。

“不不,就是吃了两碗粉,只给了一碗的钱。”

被小九扶住的孙守义,突然害怕的大叫道。看着他身前瞪着怒目的武智冲,迅速的离开了小九的身边。

与此同时,坐在板凳上的胡万,听到这里,眼睛微眯,心怀警惕。

他见小九脸上的假笑,知道这小子不是个省油的灯,然后站起身,对着他四周的乡绅们说道:

“大家伙都听见了吧!县长要给我们鹅城一个公平。好!我今天讨的就是一个公平!”

周围的乡绅们:“对!”

“问谁讨?问县长儿子!为什么?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