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宫中,皇上皇后携人甫一离开,太后盯着贤妃的神色便沉了下来。
“姑母。”贤妃从地上爬起来,想要去拉太后的衣袖。
太后拂袖甩开:“别叫哀家姑母,哀家没有你这么蠢的侄女!”
“事先没和哀家商量也就罢了,算计也算计不明白,就算你将皇后连带她腹中胎儿弄死了,你以为你就能登上那个位置吗?”
贤妃反驳道:“我根本没奢望将皇后弄死,我只是不想她先其他人一步怀上孩子,这个皇子德妃生都行,就是不能从皇后肚子里出来。姑母你常说,皇上重视嫡长子,若皇后顺利产子,那便是板上钉钉的太子,到那一天,又让我如何去争?”
“皇上表妹?皇上根本不喜欢我这个表妹,宁愿怜惜玉嫔,去受高氏的冷脸,也不愿去我长春宫多一些。姑母,我非宠妃啊!”
太后的目光更冷了,看贤妃跟看一根木头似的:“真是不中用,若非你姐姐病逝,我也不至于扶持你这么个蠢货。”
她用毫无起伏的语气吐出最伤人的话。
贤妃一瞬间失魂落魄起来,过了一会儿,惨声道:“那是她命不好,与我何干?”
难道她活着就一定要处于颜家长女的阴影中吗?
入宫时,太后不也对她赞赏有加吗?既看不上她,何苦让她入宫?
啪——
清脆的巴掌声在殿内响起,太后最受不了的就是有人挑衅她,当太后养尊处优久了,气性也越发小了。
贤妃猝不及防之下没能躲开,脸被打偏过去,半边发髻散开了几缕。
她咬着一口银牙,双目通红,伸手捂住脸,软下声音:“姑母,英华知错了。”
太后此时也意识到自己过了,接过贤妃递来的台阶,缓声道:“你是我的侄女,我如何不疼你?只是你的手段过于拙劣,短时间内,同样的手段如何能用两次呢,以至于被皇上抓到了把柄。哀家曾与你说过,皇上最是念情分,你跟他的时间久了,总会待你不一样。且此次皇后有孕,德妃尚且能按兵不动,你却这般按耐不住。东西都给你掰碎了说,哀家能给颜氏女的也尽皆给了你,你什么时候能懂事些?”
贤妃默默听完,冷不丁道:“姑母,我只害了皇后一次,还没能成功。前几日皇后中毒,并非出自我手。”
太后闻言沉默下来,她回宫不久,又一朝天子一朝臣,对嫔妃背后的宫中势力还没有摸清,一时之间竟然有些看不明白。
“你心中可有成算?”
贤妃疲惫道:“除了臣妾,后宫中有移花接木这样能力的唯德妃一人,这次,是我栽了。”
太后见此,挥了挥手,让宫人带贤妃下去拿药油抹脸。
在皇上派来盯梢的嬷嬷来之前,贤妃暂且还是自由的。
三月,春和景明,草木蔓发。
秀女在储秀宫住了一个月后,殿选正式开始。
太后、皇上、皇后坐在上首宝座上,等着秀女每五人为一排走进来,问些问题,便能决定留牌子记名还是撂牌子。
皇后对诸位秀女心中有数,也对皇上的喜好有些了解。
果然,容貌最盛的陆云湄陆秀女,皇上只是略略看了一眼,便决定留牌子。
清丽佳人的楚秋娘楚秀女,皇上问了些父兄问题,亦是留下了。除此之外,一株幽兰般的陈皎陈秀女,皇上则是问了些礼乐问题,留牌子。
至于最让皇后忌惮的王令仪,她还尚未开口,太后便对王秀女赞不绝口,夸她有大家风范,最后自是留了下来。
皇后心知肚明,太后觉得有王令仪这个险些成为皇后的人在,方便给她添堵。
贤妃的事情,可见是让太后不快的,太后迁怒不了儿子,那身为皇后的她便成了眼中钉。
萧裳月见此,只能温婉含笑,还要拿出大度的模样,说母后说的对。
【我忍。】
此时的沈青正在欣赏秀女,看着一个个嫩得能掐出水,正是妙龄的女子,她都快要春心萌动了。
春天啊,正适合早恋的年纪。
然而悲催的是,后宫哪有男人存在?
哦,不对,有的有的。太医就是,但能混上太医,最小的也四十往上了。
当宫女就是这样,需要熬到二十五,方能放出宫去,只是到那时,可选择的范围就极其有限了,甚至大概率是些歪瓜裂枣。
至于在宫中解决终身大事,则有三个选择,一个和宫女,一个和太监,一个和皇上。
第一个不考虑,因为沈青是个铁直的直女,第二个难度大,一个周正不猥琐且能配得上她皇后大宫女身份的太监太难得了,第三个那更是地狱难度。
皇上长的好是好,但位份给的扣不说,生育能力也要打个问号,先帝亡的也早,谁知道纪家的基因有没有问题。
且若沈青真奔着当嫔妃去的话,有能听到心声的金手指,她当初选择的去处应该是御前。
她没那么做,说明还是图安稳更多。
更何况,沈青自认没有智多近妖到能防下宫中的明枪暗箭,皇上也是在皇后两次中招后才给予保护,轮到沈青,第一次的时候怕是已经死了。
最重要的是,沈青现如今只有十四岁,虚岁十五,正是没什么大心思,得过且过的时候。
话说回来,沈青在听到皇后心声的时候,便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皇后身上。
此刻下面的秀女已经又换了一批,站在正中间的正是李宛意,德妃堂妹。
皇后见到人,眉间拢了些愁绪。
殿选前夕,德妃找到皇后,请皇后让李宛意撂牌子归家,因态度谦卑诚恳,并承诺了一些事,让皇后答应她。
皇后没说应与没应,因为她现在还在纠结,帮助敌人算怎么回事,当初德妃对她可没半分心软。
如今她要因德妃的姐妹情深成全德妃的意愿?
【德妃可真有意思,旁人巴不得要进宫,她却要把堂妹往宫外推。】
皇后当然知道德妃是不想李宛意搅入皇宫争斗,但以她和德妃的关系,心里也是说不出好话的。
然而,皇后仍在犹豫是否顺了德妃的心意时,太后忽然开口:“姓李,这个姓氏怎么那般熟悉,莫不是与德妃有些关系?”
李宛意出列,声音动听道:“回太后娘娘的话,臣女是德妃娘娘的堂妹。”
太后微笑,看向皇上:“德妃深宫寂寥,没个身边人说话,不如将李宛意留下陪一陪德妃?”
纪宸不在意这些小事:“依母后的意思。”
太后满意地收回视线,李宛意已经开始谢恩。
德妃胆敢算计颜家人,莫不是以为她不存在?
德妃越想要什么,她便越要逆了德妃的意。
皇后不需要纠结是否留下李宛意了,毕竟太后已经替她做了决定。德妃便是有怨,也该冲着太后和贤妃去。
之后,皇后做主留下郑珠璎。
郑珠璎当日的示好,沈青禀报给了皇后,皇后手下无人,便想先用一用郑秀女,若日后用的不顺手,弃了再寻便是。
宫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更何况,宫内可不止两股风。
皇上选秀女只吃好的,对待中上之姿便有些平淡。
于是剩下的大部分比如小家碧玉的何秀女,饱读诗书的蒋秀女,娇俏可爱的章秀女等等都是皇后做主留下的。
最后一共选十四人,这次大选才算正式结束。
殿选之后,皇后便需要给新人拟定位份,然后将名册交与皇上,让皇上再做调整。
因皇后怀孕,精神难免有些不济,便又将此事让青玉和沈青商量着来,之后再由她过目。
总之,任务是层层分配的。
为了此事,青玉叫来这批秀女的教习姑姑,来询问入选秀女的表现,再根据秀女的家世和殿选时皇上皇后太后的中意程度,来拟定这十四位秀女的位份。
将名单递给皇后,皇后添上几笔,然后让人重新誊抄,递到皇上跟前一阅。
乾清宫内,沈青将名册交到皇上手中。
纪宸翻看了一番,道:“三名贵人,是否过多了。”
沈青默默在心里翻了个白眼,看吧,他就是对位份这么吝啬!
名单中的三位贵人分别是陆云湄、王令仪、楚秋娘,三人的容貌皆是绝色,其中陆云湄殿选时得皇上喜爱,王令仪家世最好,楚秋娘父兄给力。至于其他人则差她们一筹。
纪宸也没指望沈青回答,拿上笔便在名册上改起来,最终,陆云湄被更改为美人,但赐了一个“嫣”字做封号,是为嫣美人。
王令仪未动,仍是皇后赐的封号为宣贵人。
太后越是要恶心她,她越要对王氏女多加看重。
而楚秋娘无封号,还是楚贵人。
纪宸诧异问:“为何陆云湄的宫舍在景阳宫?朕记得景阳宫是有主位在的。”
这时,沈青就必须要回答了,还得解清皇帝的困惑:“回禀皇上,景阳宫确有主位,是惠贵嫔娘娘,但惠贵嫔与陆秀女有些姻亲关系,惠贵嫔想在宫中照拂陆秀女,便请皇后将陆秀女赐住到景阳宫中。”
景阳宫如今只剩偏殿无人可居,惠贵嫔此举虽打着照拂的旗号,但着实是坑害到了陆秀女。
有主位和无主位的宫宇能一样?
纪宸不解:“皇后竟能同意?”惠贵嫔不是刚得罪了皇后吗?
沈青浅笑不语。
皇后虽恨惠贵嫔,但更期待景阳宫中的鸡飞狗跳。
纪宸便也后知后觉,动笔的手犹豫起来,最终没给嫣美人挪宫殿。
贵人定了之后,便是美人了,陈皎被封为陈美人,李宛意被封为李美人,美人之位加上嫣美人便是三名了。
纪宸对陈皎有印象,知道李宛意是德妃堂妹,见李宛意的宫舍在德妃的永寿宫中也不意外。
剩下的便是四名才人,五名宝林。
宝林的人选平平无奇,郑珠璎被封了才人,此外,各有特色的何、蒋、章也被封为才人,只是没有封号。
纪宸将名册合上,着人操办新妃进宫事宜。
如此,新妃的二贵人三美人四才人五宝林的格局便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