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云卿从小就知道父母偏心华玄青,正如殷冉知道父母更疼爱殷若辰。
对于华云卿来说,她在努力融入这个家。她并不反对父母更疼爱华玄青一些,毕竟他小一些。父母教导她很严格,和华玄青一样严格,毕竟一个是华家未来的主心骨,一个是必定要辅助家族的长女。管教之余,其实他们也把华云卿照顾的很好;但最害怕父母忽然变脸,同时经常感到窒息的华云卿一直希望父母能更理解自己一些。但不管她直说还是暗示,什么都没有改变。
心情不好,无处倾诉,只想自己哭一场,却不得不去练法术,练不好又是被责骂;被其他小孩欺负,父母只当是小孩之间玩闹;被欺负不说,玩耍是奢望,几乎没有像同龄孩子那样痛痛快快玩过,也不敢去玩,因为会被父母说;她因为挨说了哭,父母更不会想是否是他们说话方式不太好,只会觉得华云卿毫无理由就哭,矫情。甚至有一次身体不适,父母却认为她是装的,后来才意识到不是,最后及时让她吃了药。那件事后,华云卿的母亲却用开玩笑的语气说“还以为是装的呢,没想到是真病了”,就那一句,华云卿就感到心寒。
华云卿一直在琢磨,她到底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被父母认可呢?为什么不管自己做的有多好,父母看到的始终都是要做的更好呢?为什么父母可以劝别人要多鼓励儿女,而很少称赞她呢?她是不是还是不够能干…什么时候才能像父母总是称赞的那些人一样呢…
后来她希望能从华玄青那里得到安慰。她尽自己的全力对华玄青好,她也希望他好。然而华玄青似乎是无法理解她的。他只是接受着华云卿对他的照顾,开心地感受着自己越来越幸福。华云卿后来觉得,这也怪自己性格不好。同样是被责骂,华玄青就会委屈一小会儿,过一会儿就忘了;而华云卿则会难受很久。所以,当父母对他们发完火,不久后又变回温柔可亲之后,华玄青总是及时调整过来,而华云卿还没从刚才的受伤难过中走出来,就显得态度有些不好,有些过于敏感了,就又会引发父母的不满。华玄青似乎只会记得生活中高兴的事,差不多的环境,他似乎过得更开心。
毕竟,华玄青能够休息,游玩的时间就是比华云卿多。华云卿开始接管,处理华家的一些事务时,华玄青因为还小一些,就不必那么辛苦,经常跟着他们的舅舅出去,每次都很快乐,看着华玄青和他们的表兄弟姐妹们玩的极其开心,其乐融融,华云卿总觉得自己是这个家的一员,但又莫名其妙总不被算进去。当然华云卿的舅舅也提前会跟她说,会问她去不去,但其实她没得选。如果说想去,父亲就会皱着眉指责该做的事情还没做完,母亲也会劝说以后还有机会。然后就没有以后了。久而久之,这些亲戚们只和华玄青亲近,对华云卿就很生疏,甚至对她没什么印象。但看到他们和华玄青说说笑笑,而对自己爱搭不理,华云卿也只能笑一笑离开。头疼。
当然后来她和华玄青极力隐藏他们父母被控制的事,也就不再和这些亲戚来往了。
再后来,直到她遇到了殷冉,她才知道有人和自己一样,性格孤僻敏感。
华云卿那天是心情实在不好,才找了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散步的。
从殷冉的视角,大概是他发泄情绪,拿着剑把面前几棵枯树砍的不成样子后,忽然发现华云卿正在旁边看着。
关键是,华云卿似乎并没有像别人一样觉得自己是个神经病,也没有笑话他,甚至都没有害怕,仅仅是有点惊讶。她也什么都没说,发现殷冉抬头看她,就转身走了。
殷冉还是感觉很抑郁,又挥剑乱砍了一番,才狠狠把剑插在了地上,坐在地上喘着粗气。这时他才冷静下来想起华云卿。
华云卿心里想的是:我也想像他这么做,只是我不敢。旁边有一个小湖,她在湖边坐了下来。这湖旁边荒草丛生,比起她常和江羽去玩的湖边,不知道差了多少倍。然而,这里的荒僻和阴暗却让华云卿感到有安全感。她没注意到殷冉这时跟了过来。
华云卿随手捡起地上一颗小石子,扔到了湖里。然后她就觉得自己的行为可笑了:发泄什么呢,让别人笑话。于是她抱膝坐着,盯着湖面,任凭眼泪往下流,也不想去擦。
她知道她已经出来很久了,该回家了,可是她一点也不想回去。她想一直在这里坐着,就自己一个人,虽然孤独一点,但是安全的。
此时她还不知道后面有一个悄悄看着她的殷冉。
但其实华云卿是希望自己的委屈能被别人看到的,她希望身边的人能知道她有多难过有多压抑,但实际上她一次又一次装作自己什么都很好。结果就在这不经意间,被另一个抑郁的人看到了。
她听到殷冉走过来的脚步声时,并不知道那是他,第一反应是吓了一跳,赶紧擦干眼泪装作只是在看风景,根本不敢回头看后面是谁。刚伪装好情绪打算应对询问,却听见脚步声停下了。华云卿这才站起身,向后看。
对上殷冉的眼睛,两人同时感到不知所措——大概是因为,两人都是刚刚发现对方脆弱的另一面。然后两人同时感到放松了——因为对方什么都看到了,也就没什么必要装作自己很好了。华云卿下意识低了低头,因为这一放松,又忍不住想哭了。
一直到他们各自离开,两个人一句话都没说。他们似乎都明白对方的情绪是安慰不好的,就像得了数十年的老病不可能吃一次药就好。但从那之后,两人心情不好去那里散心时常常能碰见,也就会聊上几句天。
如果说华云卿是努力想得到爱,希望能被别人好好对待,殷冉则是把自己几乎完全封闭起来,不寄希望于任何人。
父母更疼爱殷若辰,没错,殷若辰作为小女儿,就是可爱讨喜啊。殷冉看出来父母相对之下对自己的关注少了一些,懒得去争,直接选择把他们三人都从生活中淡化。他该做什么做什么,仍然帮忙分担家里的事务,而且做的很好。但要是让他对殷若辰好一些,殷冉只能说:抱歉,没那个心情。
所有人都觉得殷冉太极端了。父母偏爱也是正常的,从来没见过长子还要争宠的。但殷冉自己就是转不过这个弯:不单单对殷若辰,不管父母告诉他要让着谁一点,对谁好一点,他都听不下去。他就是觉得,不对我好,凭什么我要对你好?至于父母,为什么莫名其妙就要让自己照顾别人一些?殷冉的思维中,想对别人好,首先得自己好,他都过得一点也不好,凭什么要让别人过得更好?
殷落知道殷冉为什么这样,也很自责。殷冉小的时候殷落刚刚接手家族事务不久,过于忙碌,对殷冉的关注就少了很多。殷冉在这种父母有点缺席的环境中长大,结果殷若辰出生后却被父母宠爱,殷冉心里不平衡也很正常。殷落只是不知道殷冉为什么会这么极端。他们也在补偿殷冉啊,但殷冉怎么就是不肯调整调整心态呢?
后来殷落也放弃了让儿子融入家庭的努力,只是希望一家人相安无事,能劝劝殷冉就劝劝,不能就算了。
后来殷落发现殷冉和华云卿很聊得来,就开始考虑和华家联姻。
华云卿和殷冉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想死。
不只是他们之间真的没什么感情,而是两人这辈子都没打算嫁娶。
殷冉想的是我这样的性格就是个祸害,可千万别再祸害别人了,何况我连自己都照料不好,怎么再去支撑一个家庭。而且,真的没有喜欢的人。就算有,为何要祸害人家的余生呢?
就说华云卿吧,想安慰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这是不折不扣的真事,华云卿很擅长安慰别人,而殷冉基本上都是在帮倒忙。殷冉尝试着想安慰华云卿时,基本上不是毫无作用就是把华云卿说的更郁闷了。当然华云卿不会说出来,但看她的表情就知道自己又雪上加霜了。至于为什么他经常帮倒忙华云卿还是会和他聊天,无非就是一个孤独压抑到极致的人找到了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人,有些同病相怜的安慰感。对华云卿来说,反正别人帮倒忙程度更严重,还真不如和同病相怜的殷冉聊一会儿。大不了岔开话题让他少说两句话。
华云卿的想法也差不多。不管嫁给谁,都是进入一个新的家庭。这就足够让华云卿感到恐惧了。她都不敢想这个新的家庭又会有哪些形形色色的人,纷繁复杂的关系,永远顾不过来的人情世故。想到这,华云卿只希望自己能平平静静安安稳稳过一辈子,不打扰任何人,也不被任何人或事打扰,好好照顾好自己。而且她对他人的第一反应永远是戒备和恐惧。想象一下要和一个人共度余生,华云卿先是十万分抵触。首先就想问这个人真的可靠吗,安全吗,就算这些都是肯定的答案,华云卿也会拒绝——害怕。对她来说,自己一个人才是最安全的。殷冉情绪不好,她也情绪不好时,她都下意识先隐藏自己的情绪去安慰殷冉,等殷冉再问她怎么了就说没事。在她看来,不管要嫁给谁,至少目前来看都让她避之犹恐不及。
江羽常常开玩笑说华云卿不适合出嫁,适合出家。华云卿深以为然。对她来说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大概就是自己一个人,完全与外界隔离,心静,不累。
华云卿和殷冉都还有更深一步的恐惧:害怕自己真的当了父母,会让孩子重新走上他们的覆辙,也变成像他们一样性格有问题的人——想想就可怕,可千万别发生。
所以听到要联姻的消息,华云卿和殷冉估计都有掐死对方的冲动。
不过殷冉性格大变,融入了家庭,还喜欢上了华殊卿。殷落当然高兴,对于儿子忘了一些过去的事,也并没有很在意。殷落只希望能一直这样下去,对他来说,未来的儿媳是华云卿还是华殊卿,还是其他什么人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儿子能高兴,一家人能其乐融融在一起。至于正好构成了华家和殷家两个家族的联姻,这个是巧合。就算华殊卿不是华家大小姐,而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子,殷落也会同意的。
别人都说殷家想和华家联姻是为了扩大殷家的势力。有道理,但毫无疑问是个笑话。
殷冉变了,华云卿的性格却没变。
不过好在,华殊卿和殷冉似乎都开始弥补华云卿从小就缺的安全感和爱护。华云卿也不像之前那样只喜欢独来独往了。华殊卿和殷冉无条件且完全的偏爱让华云卿感到安心,对她的包容,抚慰,完全符合着华云卿的精神渴求。
但现在的情况更像是,殷冉已经放下了过去的重担,而华云卿却越来越累。
华殊卿和殷冉对她好,她本能地想加倍报答,一边这么做,一边担心他们有一天又会抛下自己。华云卿随时带着重新回到自我封闭状态的心理准备,又尽全力想留住华殊卿和殷冉对自己的爱护,于是甚至比过去更累。她不相信自己一直渴望的爱就这样来了,不相信华殊卿和殷冉就会这么无缘无故,无条件地对自己好,于是早早准备着有一天失去。
华云卿去江家前就是这么想的:在最幸福的时候死去,这样很好。
其实华云卿还是有些留恋的,还有点想再多活几年。她想一天能和华殊卿一起去游山玩水,想能够不再必须为各种事情奔波,想能够顺着自己的心意活着。但这些希望都过于渺茫,华云卿觉得她就算继续等,也等不到了。反而要再这样又疲惫又痛苦地活很多年。想到这里,她下定决心去江家了。
至于死的会有多惨,华云卿并不介意。她知道自己去了江家就回不来了,具体会怎样被杀,她也看淡了。
再疼,或许也没有这些年难受吧。
如果真的死在华玄青手里,那也不会有多痛苦。华玄青的背叛对华云卿的打击太大了,后来她也放下了。死在华玄青手里也好吧。
至于要不要留下什么遗言,华云卿想了想决定算了。留下了谁又会看呢?估计都会当个玩笑罢了,别人又会觉得她矫情。就算留下遗言又是留给谁的呢?也就是留给华玄青了,可他想让她去死,会去看她留给他的话吗?
她唯一觉得对不起的,就是华殊卿。但华殊卿是江家针对的目标,如果她不去江家,危险的就是华殊卿。
但她又想到,谁知道华殊卿会不会有一天也抛下她呢…也许华殊卿已经在这么想了…
华云卿希望这不会发生,希望这只是自己瞎想,但她又痛苦又害怕。她愿意倾尽所有对华殊卿好,比当时她对华玄青更好,好一万倍,因为她觉得华殊卿值得。但她找不到完全放下心的理由…
她想起自己睡前对华殊卿说的话。现在想想,自己都觉得有点可笑了:不过是自己的一些幼稚天真的想法,就算自己出了事,真的会有人在意吗?竟然还天真地以为别人会很惦记着她,分明是自己太惦记别人。至于华殊卿当时说的话,也许她自己以后也会觉得天真可笑吧。
每次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