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之间的距离有多长?
也许,是很久,也许,是下一刻。
便让我们尽情欢笑,愚弄死亡。
接到电话时,沈竺刚停下手里的报告。
他脑子空白了一瞬,紧接着起身,连解释都没有,便离开了组会。
导师对于他的行为不解,追上去问他发生了什么,沈竺仿佛才会回过神来,嘴唇颤抖,“我哥走了……”
……
死亡是一个过于沉重的话题。
我们总会下意识忽略它,下意识把很多东西看得比它重要。
趋吉避凶的习惯。
可现实并不会按照习惯出牌,死亡有时来得猝不及防。
在我们还没来得及学会如何对待死亡时,只能被动的麻木的接受告别。
沈竺小时候讨厌沈楠。
他天真的觉得,沈楠是他们家庭的插足者,这个观念是连他自己都不会察觉的。
索性沈妈妈他们及时止损,沈竺与沈楠也算勉强和睦长大。
总归会闹别扭,沈竺的脾气差,沈楠也不惯着他,沈楠的脾气算得上温和,但更多只是无所谓的佛系。
吵吵闹闹叽叽喳喳就长大了啊。
沈竺有些奇怪的想着,会不会是玩笑?
今天也不是愚人节吧?
他哥,活生生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
可直到跟着父母操办完后事,帮着整理遗物时,沈竺才真真切切意识到。
他哥不在了。
他又回到小时候一个人的状态了。
他并没有为此感到开心。
沈竺呆呆坐在卧室的地上,忍不住想起以前打闹的片段。
他从小到大,不是没有去过白事,那时看到去世家人悲痛欲绝的模样,他可以理解,但他无法再有更深刻的体会了。
沈竺消沉了很久,他哭不出来。
他手机里翻查着以往和沈楠的聊天记录,脑子里会是不是蹦出这样的念头:
如果当时换另一种语气呢?
如果兄弟家人之间再多见见面呢?
……
如果那样做了,是否还会有现在的如果呢?
逝者已逝,生者勿哀。
这句话还是轮到了他头上。
可以后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