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睿卿走近问了围观之人,方知两位公子同时看中了书生写的一副对联,两不相让,又相互攻击,又拿彼此家丑说事。一时言语不合,竟打了起来。
围观之人都议论这书生倒大霉,说那两个纨绔是在哪里遇见,哪里就要遭殃,可怜书生的这些对联。
眼看两纨绔准备一走了事,楚睿卿上前拦道:“你们把别人的对联撕了还未赔偿!”
两个纨绔这下兄弟阋墙起来,使个眼色,将楚睿卿猛一推,喝道:“你这穷小子是哪里来的,居然敢管到爷的头上来。你不去打听打听,今天爷是高兴撕他的对子,撕了也就算了。你小子还惹爷不高兴,爷就让你见识见识爷的厉害。”
两个人拳头一齐打向楚睿卿,楚睿卿毫不惧怕,双手一握,两个拳头都被他紧紧攒住。两人又齐踢脚,楚睿卿一跳,两人踢到对方身上。
周围的人都笑起来。
这两个纨绔更发狠,结果楚睿卿三两下就让他们倒在地上。
楚睿卿对那书生道:“兄台快回去吧,这里不是久留之地。”
书生有些惭愧道:“兄台何必为在下得罪这些京城恶霸呢,他们出了气自己就会走的,现在恐怕不妙。”
楚睿卿笑道:“这样的恶棍就应该治治,今天我就替百姓教训他们。”
书生摇头:“他们可不是你治治就算了的。”
不过片刻,一群官府的人来围住了楚睿卿,原来那两个纨绔是什么陈大将军的侄子,势力颇为强大,京城的那些官也是见眼行事的人,知道大将军家的侄子被打,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谄媚的机会。
官府的人不由分说便把楚睿卿围起来,那书生要为楚睿卿开脱,被左右人推搡开来。
楚睿卿买的东西被打散了一地,随后他被官府押走。
真稀里糊涂地就坐到牢里,楚睿卿气愤之时也无可奈何。
不刻有人来提审楚睿卿,到了堂上,一身形魁梧的中年男子坐在一旁,那衙役便讨好似的故意用力推搡着楚睿卿。
那书生也在堂外看着,手里提着楚睿卿买的年货。见楚睿卿被推搡,眼看一顿皮肉之苦是免不了的,颇有些替楚睿卿着急。
衙役推搡之际,楚睿卿怀中的玉掉落,衙役忙捡起交给堂官,哪知堂官一看,玉佩上篆刻“天下”二字,吓得一惊,又小心谨慎把玉递给一旁身形魁梧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一看,示意左右,松开楚睿卿。
楚睿卿拍了拍被抓皱的衣衫,不明白这几个态度为何如此转变,莫非是因为那块玉?
中年男人厉声道:“这玉是你从哪里偷来的?”
真是因为那块玉,楚睿卿鄙笑道:“大人不问青红皂白就说在下偷的玉,想必这是谁的玉大人再清楚不过。”
这句话还真把中年男人呛住。
楚睿卿心里也没底,不知道玉佩的主人到底多大来历,只是眼前这几个人,还是挺顾忌玉佩的主人的。他索性狐假虎威,就是想吓吓那些仗势欺人的大官。
见中年男人紧咬压槽,想要发作,又忍了下去。楚睿卿道:“既然你们认识这玉,在下也不必多道什么。如果实在不相信在下的话,不妨先去问问玉的主人,看在下到底是不是偷的。”
堂上几人面面相觑,看眼前年轻人这气势,定然是和玉的主人交情不浅,只得先宣布放人。
中年人挥手,狠狠瞪了一眼楚睿卿,负手离开。
后来他们才知道,这中年人是当时煊赫至极的陈晋。那堂官,是京兆府尹赵之谦。
楚睿卿拿着玉潇洒地出了京兆府,出去和书生寒暄。
书生将楚睿卿买的东西递给他,楚睿卿若无其事。那书生也释然笑。
楚睿卿道:“咱们去小酌一杯可好。”书生爽快答应。
这时陈仪的随侍过来找楚睿卿,随侍揖手道:“方才在街上闻几个举子说公子被官府的人拿了去,几个举子过来找我们公子商量救人,幸好公子没事。我们公子说了,请楚公子过去小聚。”
楚睿卿指着书生正要说还有这个人呢。
不想书生先道:“莫不是兄台也认识陈贤弟?”
楚睿卿一笑,道:“原来你也认识陈贤弟。”
来到陈仪住处,三人相互寒暄,这时楚睿卿才知道那书生叫柳崇杰。彼此问了籍贯及至长安等等艰辛,以及进京所遇之事。楚睿卿才知道来自滁州的陈仪祖籍也是余杭人,早先在画摊上见柳崇杰画的西湖十景图,一时攀谈,推为知交。
眼下三人相熟,甚是投契,叙了半日,从古至今,针砭时弊,慷慨陈词,仿佛从未如此酣畅淋漓的高谈阔论过。
这日起,三人便结下厚谊。
年节过后,科举之期也来了,会试考完后三天放榜。榜首前三是柳州楚睿卿、杭州柳崇杰、滁州陈仪……
永宁三年三月殿试,皇帝亲自宣诏:赐一甲第一名楚睿卿,状元;一甲第二名柳崇杰,榜眼;一甲第三名陈仪,探花……
直到殿试,楚睿卿才知道,龙纹玉的主人是当今天子。
觥筹交错,沉醉过后,一半是旧梦,一半是希冀。
李珺珵在席上听着他们的旧事,旧事中有哀伤,几个中年人尽量将哀伤掩去。至少,过了二十年,他们还能在一起酌酒高谈,何尝不是幸甚至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