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房间后,为躲着那三面画着诡异符号的墙壁,嘉宾们都有意无意往唯一一面壁龛的方向靠近。
壁龛离宋奇印象中石门的位置不远,所以虽然三人的目的并不同,最终还是恰巧站在了一处,掩盖了宋奇稍显异常的举动。
“这面壁龛上曾经摆满了牌位,其正中间的就是神兽牌位了,家族对它及其尊重。”郑向阳走过来,在这诡异的房间中没有半点不自在,悠然介绍着。
三人闻言看向供台——供台上什么都没有,于是视线自然而然都落在了空空如也的底座上。
这底座一看就有年头了,外表坑坑洼洼,甚至还有一角布满了裂痕,看起来似乎只要再往上放一个小石子,就会使它塌掉。
“……”宋奇看着那一角,满头黑线。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昨晚他们俩被堵在这里,千钧一发间翻箱倒柜找出口的时候,秦琛就踩在这上面来着。
当时自己好像说这台子不结实。
现在再看果然一语中的,还真是大不敬地给人家的供台踩坏了……罪过,罪过。
男二也看到了那一角裂痕,不知道脑补了什么神兽暴怒显灵一道惊雷劈碎牌位的情节,几乎要完全信了那个神兽的故事。
不然怎么解释人们非要添一个莫名的神兽牌位在自家祠堂里?
男二小心翼翼地拽了拽常驻嘉宾,示意他也看这神兽存在过的证据,声音轻细如丝:“放过神兽牌位的台子快碎了……这会不会……”
“别瞎说,这些东西都很旧了,有个裂纹还不正常?”常住嘉宾一把压下男二近乎要戳上供台的手,担心他这唐突的行为惹怒当地人,立马小声训斥。
“哦……”男二悻悻。
“正是如此,不让各位随意触碰也有安全方面的考量,这面搬不走的木制壁龛和它中间的供台都十分老旧了,材质老化严重,很脆弱。”室内很安静,两人的小插曲被郑向阳听到,他抬眼看了看那供台一角的裂缝,补充说。
恐怕唯独宋奇这个知道前因后果的人才能听出来,郑向阳这番话完全是信口胡诌的。
大概率郑向阳也不清楚壁龛的老化程度,以至于都没发现其实裂痕是昨晚才刚被踩出来的……话语间对它的用料质量也分毫没有概念,这供台明明还老当益壮地可以让一个成年男性踩上去借力呢,根本就没那么脆弱好吧。
啊,也不是,它确实还是有脆弱的部分的……
宋奇随之回想起来一些发生在昨晚的尴尬时刻。
此时室内被节目组的补光灯打得亮如白昼,衬得墙壁上符文的存在感也愈发强烈。
但忽略那让人不适的符文,四下多看看,很容易就能在正前方的墙根处看到一个亮闪闪圆滚滚的东西躺在地上。不少人都注意到了,但没有人提这件事,众人只是在经过的时候都小心避开了它。
而常驻嘉宾身前供台下方的柜门则少了个把手……
很显然,看起来就是壁龛上有个把手掉了,滚到墙根才停下来。
——可谁知道这是不是什么风水大师特意安排放在那里的呢。
退一步讲,就算它是刻意布置的风水角这种可能性还很小,也还要考虑一种可能性很大又很现实的情况,那就是虽然自己初心是好的,想去捡起来,但结果上去轻轻一碰那个把手,它就散架了、损坏了怎么办,到时候这算谁的。
众人决定不掺和这事儿。
演员职业素养之一,不懂就不要乱动置景。
何况郑向阳还专门强调了不要动这里的东西,这个锅绝对不能沾手。
宋奇脑袋里没有这些概念,原本心虚地想过去给把手复位,挽回自己昨晚犯的错误。最后是常驻嘉宾及时拦住了他,并好心告知以上顾虑,科普演员的素养。
宋奇听完,嘴角微微抽搐着道了谢,站回到自己的原地,决定接下来再看到什么都不管了。
并默念三遍,跟自己没关系,它本来就是这样的。
嗯。
“既然有牌位,那上面应该写着这位神兽的名字吧。”常住嘉宾问道。
“应该是的。”郑向阳回答。
“应该?”
“我并没有亲眼见过神兽的牌位,很不幸,它没有在长流的时间里保存下来,不知什么时候就遗失了。”
“那是如何知道……”常驻嘉宾总觉得郑向阳故事讲的蹊跷。他相信故事的来源并不完全虚构,但参观雾村至此所展现出来的风土人情,以及村民们反常的顺服、郑向阳超然的权威……都让他感觉这故事不过是一个被加工之后专门制造出来的工具,它无形无色,却是禁锢于每一个村民精神上的枷锁。
如果整个神兽故事背后的真相如他所想的一般功利,那么这里就是一个小小的破绽了,常驻嘉宾自然不会放过。
他做这些事,并不在于要为什么人打抱不平。走南闯北多年下来,他信奉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独特生存法则,有时候改变并不会带来新生,即便是往好的方向改变……所以此时此刻他的追问,只是想知道真相而已。他不会像男二那样,傻乎乎的随着别人的摆弄过完一生。
“是人们代代口口相传下来的,”郑向阳微微停顿,在常驻嘉宾又即将开口刨根问底的时候拦住了他的话头,“我本以为你们会自己找到其中的关窍,这位小哥,你有什么发现吗?”
宋奇突然被拽进话题来,惊讶地指指自己,确认了果真是在说自己之后,缓慢摇了摇头。
心里却沉下去。
他其实知道郑向阳所说的关窍是什么,他很确定这两个地方唯一的联系在哪里。但让他没想到的是,郑向阳居然也能发现这一点。
——那祭台上轻轻刻着的不明显符文,和祠堂墙壁上斑驳的符号,其实是同一种排列组合。
完整版就在此时众人所踩着的石板下的秘密空间里。
那个让人不舒服的阵法。
如果昨晚没有见过它完整的样子,宋奇恐怕也很难发现祭台和祠堂墙上写的是一样的东西。
那么问题来了,郑向阳又是怎么发现这一点的?
郑向阳是这么介绍它的:“大家不要被墙上的这些符号吓到了,它们其实是祈福纹。如果各位之前有细心观察,可以看到祭台上也刻着许多同样的笔划。”
“我……没注意过,不过原来是祈福啊,那挺好的,挺好的。”男二已经是处于听到什么就信什么的状态了。
常驻嘉宾闭了嘴,点点头。这样解释的话,墙上的符号就代替那消失的牌位形成“物证”,证明了神兽真的入住过祠堂的这段历史。
祈福纹。
宋奇皱眉,本能地对这解释很反感。
郑向阳似乎知道什么,而且比宋奇曾经以为的还要多一些,但是这些又好像仍然是雾村秘密的冰山一角。
第二个问题随之到来。嘉宾们对郑向阳的了解不深,经过这一趟下来,恐怕会下意识以为他是本地人,才接受他的一切说辞。雾村又没有简单粗暴地叫“陶家村”,更帮助他模糊了身份。但宋奇清楚知道秦琛那边的调查结果,郑向阳并不是本地人。他与家里的关系不好,大学毕业后就随着一次扶贫志愿项目千里迢迢来到了雾村,从此在这贫穷的小山村里居住下来。后来不知怎么赚到了钱,又在镇上靠近山头的地方建了房,总归他的人生再没离开过这个山区小镇的范围。
这是那调查结果的大致内容。调查报告其实很长,中间还缀了一大段他的生活经历,宋奇那时候没觉得郑向阳是个重要人物,只当大师是个骗子,这几页就只快速扫了一眼,印象不深。
但归根结底,他不是陶家的人,他甚至连雾村村民都不是,又是怎么知道这么多连陶家嫡系血脉都不甚了解的故事的?
甚至能讲得有鼻子有眼,该知道的和不该知道的细节他通通知道,这全知的上帝视角,就像是作者在讲他编好的故事一样。
一个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雾村如今的面貌如此奇异,那些变体的符号装饰,会不会与雾村真正的历史没关系,而是这个人横插一脚的手笔?
那么现在摆在眼前的这些庞杂信息,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编造的?
“我看这位小哥观察十分细致,刚才又在祭台旁停留了很久,连休息时间都没有放过,我以为这一点也会很容易被发现的,呵呵。”郑向阳双手插兜,直直看过来,视线隔着口罩描摹宋奇的面部轮廓。
宋奇几乎要以为他这是话里有话。
他皱着的眉没有松开,彻底放弃了表情管理。
此时宋奇在拼命回想那份郑向阳的资料,不知道是不是自己那一眼看的太随便了,此时的回忆十分费劲,大脑似乎离开了秦琛之后运转十分阻塞。
好在只是运转得慢一些而已,努力思索之后也还可以捞出来一些回忆碎片。
郑向阳,他之前大学是学什么的来着……似乎是,艺术?
那么,一个会画画的人……真的认不出来只是化了个妆、戴了口罩的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