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喊她她都没有了任何的反应。
傅淮序和上官音到的时候傅淮序先失了理智:“你不是说她会活着吗?啊?”看着慕容凝的尸身傅淮序崩溃了,“小师叔,你怎么骗人呢,不是说会活着吗?”
上官音低泣出声,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结局,他们千算万算却没算到那些人会在这时候动手。
只是可惜让原博,宫旭还有苏岫逃了。
墨元二十一年,宫墨退位,后不知所踪,新帝登基,改国号为凝安。
宫九渊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灭了苏家满门,朝臣人心惶惶,丞相叶闰告老还乡,永安侯将爵位传于傅淮序,傅淮序成了新的永安侯。
宫九渊下了一道圣旨,是慕容凝生前留下的,内容如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中朝铁骑不得无故进攻干涉四地领土统治,东蛮人不再为奴,取消对西渊羽族的压制,南疆之毒不得出南疆领地,天下子民一律平等,任何人不得挑起战争。
设女官,兴学堂,男子与女子地位相当。
上官音为丞相兼总学堂先生,分管朝廷之事和各地学堂事宜,傅淮序为永安侯,掌宫字营三十万大军,寻竹为御前侍卫兼羽林卫统领,管理宫中安危。
奉昭明公主为昭明长公主,丽美人为静丽太后,所有公主提为长公主,封号不变。
尊原璃为太皇太后,上官瑶为太后,其余先皇妃子不必殉葬,可自行选择留在宫中或出宫,封北洲公主慕容凝为皇后,景安王侧妃苏晚晚为贵妃。
宫墨走前也下了罪己诏:“凌家,丽家,陆家,前太子之事属朕误判。”
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是很多人等了很久的话……
而很多人也知道了宫九渊的身份,作为前太子宫子期的遗孤,他登基时也少了很多争议。
当封后圣旨降下时群臣反对:
“陛下三思,我中朝皇后怎可是已死之人,外族女子?”
“还请陛下三思,皇后人选再做定夺。”
“陛下,可撤去上官先生的丞相之职。封为皇后未尝不可。”
…………
宫九渊一言不发,上官音却说了话:“少拿我当幌子,我不想当皇后,见不得我一个女子官高就直说,不必如此假惺惺,当日若不是阿凝大义,恐怕在站的大人一个都活不了,皇族需要你们时你们是缩头乌龟,皇族保住了你们又来当什么墙头草。”
一位大人气的说不出话,只能指着上官音骂:“别以为你是丞相就了不起,一个小丫头片子怎么跟我们这些肱股之臣相比。”
傅淮序已经没了耐心,鞭子直接甩在了那位大人面前:“再敢多说一个字本候现在就送你归天!”
上官音也直言:“东蛮和亲,我义不容辞地作为和亲公主出发,漠东城死战,我请兵相助,中朝哪次争斗我不在,质疑我,却成为不了我,这才是你们的私心。”
这时候失魂落魄的宫九渊终于说了话:“朕的皇后只会是慕容凝一人,你们若要反对就把朕拉下这个位子,赶出宫氏皇族。”
宫九渊只上了那一次朝,其余时间他都坐在景安王府慕容凝的药房里,直到傅淮序从东蛮接回了两个孩子,他和上官音将孩子抱去了景安王府。
可宫九渊自始至终都顶着那副冰棺看,傅淮序气不过打了他一下:“宫九渊,你的一对儿女现在生死关头,我小师叔九死一生生下的孩子你还要眼睁睁看着他们去死吗?”
宫九渊稍微有了些反应,他去请了温酒来,孩子的症状也稍微缓解了些。
宫九渊也开始上朝,闲暇之余就守着慕容凝的冰棺,直到几天后朝瑶来了,当日刚下早朝,朝瑶不顾寻竹阻拦去了坤宁宫,她一箭射碎了冰棺,看着慕容凝的样子她的手僵住了一瞬,随即抱起慕容凝就要走。
宫九渊来的很快,看到朝瑶愤恨的眼神他似乎不再是一个帝王,而是一个求人的人。
“我来带公主走,你们都得到了你们想要的,可她不会想留在天都,留在中朝,如果要拦我,就有本事杀了我!”朝瑶说的很直接。
她甚至有些恨自己,如果不是她去青州,如果不是她非要把那边事情打理完,如果她能早些回来,慕容凝怎么会被逼得以死破局。
朝臣,侍女,侍卫,整个皇宫的人就那么看着宫九渊跪在了地上,去求朝瑶留下慕容凝,可朝瑶却不为所动:“公主永远是北洲的公主,这是她的愿望。”
宫九渊愣住了,他自嘲,是啊,她一点都不喜欢这个地方,最终还是放朝瑶走了。
在帝王局中,慕容凝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所谓白月光不再是无法得到的人,而是她如柔洁的月光般照亮了很多人,任何人都无法取代她的位置。
帝王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