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钟章出生时,冥王星已经被开除出太阳系。
曾经的九大行星说法早就不流行,百科全书上都以八大行星介绍整个太阳系,对这颗庞大的矮行星只在犄角旮旯处提一嘴。
但钟章好歹是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宇航员,他上班训练就是为了有一天执行地外探索任务。而曾经的太阳系边境,如今被确认为柯伊伯带的矮行星,在诸多老一辈航天爱好者中堪称为“行星边境线”。
钟章不可能不认识冥王星。
他因此张大嘴巴,不敢置信地看着面前这一幕,快速狗爬过去,整张脸贴在玻璃上,看看冥王星,看看序言,再看看冥王星。
“我们到柯伊伯带了?”
“不知道。”
钟章的心还没有完全放下,序言道:“听说,前面是你们的大海的国王的星星。”
钟章:?
大海的国王的星星……这个,是在指海王星?钟章猛地眯起眼,果然,他的肉眼只能看到一个狭小的蓝色圆点,根本无法分辨出那是否是自己认知中的海王星。
不过,这对钟章的冲击已经足够了。
他结结巴巴道:“伊西多尔。你开。开星球这么快吗?”
“嗯。”
钟章五体投地,真想要序言别嗯了,说点什么来解释一下啊。一觉之前,他还在外星世界啊,怎么会这么快回家?不是说30%的存活率吗?就这?
钟章都做好九死一生,英雄般的回归。
序言却轻描淡写,仿若从送小孩上学一样平淡地完成这件事情。他看着在地上狗爬的钟章,温柔地提醒道:“地上冷。”
“伊西多尔,我的心情好复杂。”钟章捂着胸口,躺在地上,也说不明白是喜悦还是恐惧——序言单枪匹马都可以来到地球,那是不是意味着外星文明可以从那个什么戴遗苏亚小行星带直接攻略地球?
哇,他不会成为球奸了吧。
这可是要遗臭万年的。
序言从座位上起来,伸出手等钟章自己伸出手握住他后,才将钟章从地上拽起来。
他问道:“你们这里的星星真多。”
“这里是柯伊伯带嘛。”钟章挠挠头,这个时候倒是想起自己某些探索任务,“伊西多尔,我带你认识一下我们这里的星球。”
和普通人认知的太阳系仅有八大行星不同,真正的太阳系与宇宙边界充斥着复杂的行星环境与行星带。多年来,天文学家们通过观测与测算探索太阳系内可观察到的诸多行星。
例如,太阳系的尽头“柯伊伯带”和“柯伊伯带天体”。
“这里受海王星的引力比较多,像我们看到的那颗大白色星,冥王星有时候就会从海王星的运行轨道上穿过。不过因为引力作用,他们是不会撞在一起的。”
序言没听明白,不过他听懂“撞”这个字。
他直接问钟章,“哪一颗能撞?”
钟章:?
“是我们刚刚过去那个白色?还是你说的那个海洋的国王的星球?”序言认真道:“ 你不是担心停下来的问题吗?撞一个缓冲就可以。”
钟章眨巴眨巴眼睛,确认自己没有听错内容。
序言问他,要撞海王星还是冥王星吗?
这对吗?
“不可以!哪一颗都不能撞。”钟章舌头都快打结了,他又想要解释,又怕自己说了什么奇怪的东西,让局面变得不可收拾,“就是,那些星球都有人。对,我以后上班,还要去上面工作。不可以撞。”
作为地外探索的宇航员,他的工作内容确实是跑这些星球上挖土拍照片。
对此,序言非常惊讶。
他问道:“你要工作?”
钟章一拍脑袋,“当然啊。我们全家都要工作。”
序言表情严肃起来了。
他对钟章家的经济状态有了全新的认知,足足14亿口难道全部都要工作吗?那这个经济状态感觉很不妙啊。
从来不缺钱的序言第一次担心自己买东西会不会有麻烦。
他很清楚自己的星球的优势和劣势。如果想要生活状态保持之前的水准,自己一个人能够顺利展开研究工作,少不了要在钟章家补充一点基础物资。
可钟章家所有人都要工作的话,岂不是整个家族才刚刚能吃饱?会不会他们自己家的事情都没有办法处理好?兄弟长辈之间还有数不清的财务问题?
这怎么拿得出足够的物资和自己交换呢?
想明白这些内容,序言长长地叹一口气,“我还以为你出来玩,被卷进去的。”
“我是工作。”
“嗯。”序言安慰有些炸毛的东方红族,“我没有工作过。”
钟章觉得他们之间的语言障碍还是有点严重。不过为了强调海王星、冥王星不能炸,他还是非常严肃表达那些星球与自己的工作有直接关系。
“如果磅——炸了它们。我就没有工作。”钟章掰着手指,一点一点给序言分析逻辑关系,“我没有工作,就没有房子,就会饿肚子。”
序言看向钟章的眼神更加怜悯了。
不过介于这是东方红族的传统工作,看上去还是一种基础保障工作,序言当即表示自己绝对不会炸海王星和冥王星。
“那就要多花点时间找停车位了。”序言笨拙地组织语言,“钟章,你家在哪里?”
他想把自己的星球停到钟章家附近。
那么多星球,每次飞来飞去还挺浪费时间的。序言不喜欢在一些无用的地方浪费时间。他在夜明珠家掌握管家权时也倾向于一次性把事情全部搞定。
“我们家?哦哦哦,我指给你看。”钟章想着,在序言投影出来的一张老行星教科图上指出地球的位置,“这是我家。旁边这个小小的星球,是月球。是我们家的卫星。”
序言知道了。
他会小心停车的,绝对不会撞飞月球。
毕竟,从体积上看,他的星球比钟章家还要稍微大一圈。序言已经调动所有数据算法,计算出星球行驶的最佳轨道和最佳滑行速度。
可是,中间万一出现了点意外,比如撞碎那个很大的气态行星的颗卫星中的一颗。
序言又是叹气。
搬家好麻烦,可是他的星球上不光有他研究经常用到的矿石材料,还有一个雄父投资为他搬来的全自动军工厂,两条随时可以改装并投入生产的技术流水线。
序言真的很舍不得自己的星球。
“我会小心心的。”他对钟章承诺道:“一些很小小的星星,我就没有办法了。”
*
地球。
星空联合观测组织正在为太空垃圾问题争吵不休。
正如每年都有科学家向大家科普“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危害,太空垃圾实际上也是一个“对现在”无用的问题。
不过,也如同“小行星撞击地球”这个离谱的危险一样,“太空垃圾”近一周忽然以某种极高的频率出现在天文学家们口中,每个人都步履匆匆,好像慢一步就少一块纸板可以抢一样。
“我认为使用地球的太空武器打击太空垃圾是个不错的选择。”某国科学家缓缓开口,“正好起到一点威慑作用。”
“威慑什么?”反对者强烈抗议道:“目前的太空武器都处于研发阶段。人类还没有做好在太空打仗的准备。”
“难道要让主战场发生在地球吗?”
没错。
这不过是借着“太空垃圾”话题讨论如何对抗“可能攻打地球的外星舰队”。多国天文学家被聚集在此处,每天算各种数据,观测地外环境。数个航天大国在他们的联合建议下,已经考虑在火星、木星投放警报器等可用于放哨的太空设备。
“人类可没有太空舰队。”反对者举例道:“就拿太空远航能力来说,‘烛龙系列’已经是全球范围内最先进的太空远航产品了。可自从钟章宇航员失踪后,所有‘烛龙’系列远航机都返厂检修。现在想要再拿出性能可比肩‘烛龙’的机体,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是让主战场落在地球上,战争基本就输了一半。”
坐在主席位上的天文学家玛丽面色凝重,却没有马上下结论。她先环顾下面吵得面红耳赤的诸位,简单各打两板子,将其分开,发布任务,“我们不是政府机构,我们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
她的声音提高一些,“各位!如果人类真的到了与外星文明决一死战的地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前发现他们,观测他们,尽可能搜索相关的信息。”
场面逐渐安静下来。
隐约能听到隔壁语言学家们不断播放那段外星音频的声音。
“好了。”玛丽轻声说道:“各位请去工作吧。为了人类文明。”
夜晚,才是他们的主场。
随着天光逐渐黯淡,被太阳光辉掩盖住的群星们一一显现出自己的真身。天文爱好者们攀上高山,与天文学家们在不同地点仰望同一片星空。他们手中有廉价的商用望远镜,有价值不菲的太空望远镜,有举一国之力建立的大型望远镜的操控器。
他们共同关注着星星、太空、地球和人类未能探索的另外一个世界。
“听说钟章老家要给他举办悼念仪式。你去吗?”一位天文爱好者放下望远镜,眨眼醒神和旁边人搭话,“唉。才那么年轻。”
旁边十数人没有一位搭理他。
所有人都绷紧脸,嘴角向下,以一种极为惊恐的姿态盯着夜空。在他们所能看到的视野中,一颗赤红色的星球正不断变大,变大,变到他们足以看清那颗通体赤土的星球上吸附着无数比他更小更轻的小行星体。
它们就像是融入水中的泡沫,极快地破碎、融化、成为那颗古怪的赤色星球的地表装饰品。
而它、它们正以一种不容小觑的速度直直冲向地球!
那一天。
人类又想起了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战绩。
不过这次,地球上要面临这一切的不是恐龙,而是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