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人,还没有出名呢,包袱倒是挺重!”
朴尔敏轻笑,谁出的话虽然是调侃的语气,但,却还是让宋琦的脸蹭一下就红了,她有些赧然,嗫喏着对朴尔敏开口。
“朴老师,我就是怕这种情节写出来就是雷点,本来就不多的读者一言不合就都跑了。”
她靠写网络小说谋生,自然是以读者的意见为重,很难有全职作者不为数据焦虑和小说评论的,至少她不能。
“干我们这行的,哪有不被人骂的?”
朴尔敏瞥了一眼宋琦,喝了一口杯中的桂花乌龙茶,润润喉咙,才继续说道。
“被人骂也是一种关注,骂的人多了,可能没有兴趣的人都会想要来尝尝这一坨的咸淡。”
“呃……朴老师你……”
“我这话难道说得不对?”
“倒也不是,只是……”
“只是这粗俗的话不像是我这张嘴里说出来的?呿!那我这样的人该怎样说话?”朴尔敏嗤笑,那不屑的态度,和她以往的形象倒不谋而合。
“你看看,连这么简单的评价你都不敢说出来,一个以文字为生的人,却不敢输出自己的观点,你不觉得扎心吗?”朴尔敏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中精美透亮的小茶杯,流光溢彩的眸子定定地望着宋琦。
她其实不喜欢宋琦这样无趣的人。
宋琦这人啊,和她的文章一般,像一团温吞的水,沉静得不起波澜。
实在是让人生不起探究的欲望啊……
但……就是这样一个无趣的人,她偏偏又有一双干净又深邃的眼睛。
那双眼安静又真诚地看着你的时候,那眼底的深处好像蕴着一团火,你的内心甚至会生出一种被太阳灼伤的感觉……
这违和的反差啊,多么地表里不一……
朴尔敏其实不喜欢这样的人,她们灼热又深藏的野心,包不住的时候,大概率会伤害到身边的人……
朴尔敏敛了敛眸,脑海中闪过一些让她不愉快的回忆。但她很快地隐去了眸中复杂的情绪,她现在就是个发布任务的系统,和宿主是各取所需的关系,实在无需考虑太多。
她不想多言,宋琦却急于为自己辩解。
“写雷点,一不小心就会雷跑读者的,要是遇到再极端一点的读者,上门或是寄刀片给你也不是不可能。”
宋琦心有戚戚然地说,她一个二次元的作者好友,就因为给一个读者喜欢的角色发了盒饭,就惨遭读者开盒,连现实中的生活也受到影响,烦不胜烦,最后妥协在书里改了角色的结局,那粉丝又变本加厉地要求加戏……
“朴老师你成名早,是不知道现在的读者有多苛刻。”
她担心朴尔敏会以为她这话是表示指责的意思,急急忙忙补充解释:“她们甚至还有各种群和小组,来挂她们觉得雷的各个作者,还要号召大家一起避雷。”
“极端一点的,还要开盒不喜欢的作者,这种开盒群还不少,不过十来块钱,就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所有信息……”
说着说着,朴尔敏没有反应,倒是把宋琦自己说得焦虑了。
“还是以前的读者宽容啊,什么题材都能接受……”
宋琦有些怀念地畅想着以前,却听到朴尔敏一瓢冷水泼醒了她。
“你看看这一篇小说再说话,这是我从你在的网站榜单上随便找的和你题材类似的小说。”
“你看看这里的情节处理,女主救了一个村子里以前冷待原主的人,但为什么没有人骂她圣母?你来分析看看这背后的原因。”
“朴老师,您还会拆文吗?”
“拆,怎么不拆?拆文很可耻?‘天下文章一大抄’这句话,你以为是说笑?自己技艺拙劣的时候,可以通过模仿前人实现进步,这是一个人想要快速变现的最好通道。”朴尔敏直言不讳。
“我第一本获奖的小说,借鉴的就是著名小说家……”
宋琦看着眼前闪闪发光、侃侃而谈的女人,像是在发光。
不惧人言、坦坦荡荡,这个……真的是那个天才朴尔敏……宋琦心底深处最后那一丝关于朴尔敏身份的怀疑烟消云散,认认真真地听着朴尔敏给她把这本书拆开了、揉碎了讲解。
这一讲,就是足足两小时,宋琦有些意犹未尽,朴尔敏却只觉得口干舌燥,而且大概是因为她现在是灵魂状态,这种负面状态就更加地明显。
“现在,再来看看你那一坨大纲,你还觉得可以?”朴尔敏摆摆手。
“自己去好好想想吧,今天就这样,你呆够了时间自己滚蛋。”她话音还没消失,人却不见了踪影。
“谢谢您,朴老师,我一定好好努力!”宋琦现在已经学会筛选信息来听,自动从朴尔敏的冷言冷语中分到自己想听的东西,那些吐槽的话被自动过滤。
宋琦没有开始马上改大纲,而是利用剩下的2小时,完成了七千字,又出去外面的空间把字数攒到一万,才开始着手大纲修订的事宜。
每天必须写一万字是她给自己定的目标,一个全职网络作者,如果一年连300万字都写不出来,那无疑是太失败了。
她的天赋有限,更需要努力来凑!
码完日常的任务规定字数,宋琦才开始着手修改大纲。
之前还觉得及格的大纲,如今在朴尔敏的指导之下,让她充分意识到了自己的短板之一——剧情的节奏设计。
一件事情的陈述方式的前后,很可能会影响到别人对于这件事情的观感,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先入为主”。
一旦一个人对于某件事情定性,那么他就会或多或少地在心里生成对这件事情的偏见。
最典型的例子是打脸升级流,为了让主角打脸反派,前期会各种情绪铺垫,让读者对配角生出巨大的反感,恨不得他马上下限消失,这样子主角再动手的时候,即使主角用的手段比较狠毒,读者也不会有这种观感,只会觉得主角杀伐决断……
她在心里默默地想着,消化之前朴尔敏给她上课的内容……
其实宋琦也知道,自己的写作短板还挺多的,为什么自己的剧情会显得平淡,也是因为自己让读者的代入感不过,情绪的铺垫不到位……
“在叙事的时候,语言准确比语言花哨更有作用。”宋琦喃喃自语,翻开两本朴尔敏递给她的书看起来,这是朴尔敏两个时期的作品。
第一本是少女时期发表的文学刊物,通篇的文字像是精心雕琢的蕾丝裙边,华丽不可方物,另一本则是她的近年出版作品,里面的文字简洁了许多,但不管是蕴含的情感、表达的思想都显然比第一本更有冲击力,寥寥几笔就可以将一个人、一件事的形象勾勒清楚。
后一本带给她的冲击力,早就抵消掉了看第一本的精美文字带来的惊艳,她再回头去看第一本,甚至觉得里面的文字有些太过于华丽精美,反而影响到了自己对于整篇文章的观感。
这是她之前从来没有去关注过的角度,也没有去思考过的问题。
“难怪,她们虽然夸我文笔好,却不愿意读下去。”宋琦喃喃自语。
她翻开自己以前写的文字,她的一段文字所承载的信息点太少了,而且也太平淡了。
“你在害怕输出观点。”宋琦内心一颤,脑海中回响起朴尔敏一针见血的话。
“你的写作只是在疗愈自己。”更让她觉得拜服的,是这句话,原来,这就是专业的作家和她这个业余全职野生小作者的区别。
她确实在通过写作养活自己的同时,也在通过写作疗愈自己。
她再打开自己这近半年的文字来细读,虽然她有适当克制自己的情感,但,字里行间,知道她情况的人应该是能够感受到的……
不过,好在除了朴尔敏,知道她近况的人,也没有心思了解她的近况,包括她那对忙于扶持弟弟的父母……
他们连她离婚都只说了一声“知道了,你自己看着办。”就挂了电话,接着忙含饴弄孙,哪里在乎她这些细枝末节。
她弟弟更是装死,对此未发一眼,大概是怕她搬回家去住吧……
家里的房产证都写的弟弟的名字,她确实没有资格住……
宋琦摇了摇头,将脑子里升起的坏情绪摇走。
她现在靠自己也过得挺好的,不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同情。
看了看窗外黑沉沉的天,附近的楼宇还点着几盏灯,世界上还有许多和她一样的未眠人。
她深吸一口气,开始修改自己的大纲。
下一本她决定顺应市场,就写一本现在比较火的总裁文。
做一条跟风狗,没什么好丢脸的,对现在的她,能赚钱就行,这半年她也跟风写了两本了。
以前她把自己想写的题材写出来,扑得她连数据都不敢看,就那天天一两个点击也没什么好看的。
现在跟风写以后,好歹有人肯骂她了,这也是一种进步不是吗?
她把大纲里觉得是雷点的地方圈出来,开始思考如何让剧情变得更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