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迷雾破局,针锋相对
林晚身处流言的风暴中心,表面上镇定自若,内心实则在飞速运转。她深知,此次流言绝非空穴来风,必然是德妃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企图借此彻底击垮她。但她也明白,越是这种危急时刻,越要保持冷静,慌乱只会让敌人有机可乘。
林晚开始回忆入宫前后的点点滴滴,试图找出这流言的源头与破绽。突然,她想到入宫前曾在城郊与一位旧友偶然相遇,当时两人不过寒暄数语,难道是这次相遇被有心人利用了?可仅仅一次普通的相遇,如何能编造出私定终身这般离谱的谣言?
林晚决定从流言传播的路径入手。她让绿竹悄悄打听,这流言最初是从哪个宫室传出,又是哪些人在其中最为活跃。绿竹领命后,凭借着平日里与各宫宫女的交情,四处打探消息。经过一番努力,绿竹终于查到,流言最早始于一位与德妃往来密切的答应宫中,之后便如同瘟疫一般在各宫蔓延开来。
林晚心中冷笑,既然知道了源头,便有了应对之策。但她明白,仅找出源头还远远不够,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来反驳这荒谬的流言,才能让皇帝彻底打消疑虑。
另一边,德妃等人见流言在宫中传得沸沸扬扬,心中暗自得意。德妃以为,此次林晚必定在劫难逃。她与同谋的嫔妃们商议着,下一步如何引导舆论,让皇帝彻底对林晚死心。然而,她们也并非毫无担忧,深知林晚聪慧过人,说不定会想出什么法子来化解危机。因此,她们也在密切关注着林晚的一举一动,丝毫不敢放松警惕。
林晚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主动出击。她精心准备了一份详细的陈情表,在表中详细叙述了入宫前与那位旧友相遇的真实经过,并附上了当时在场的一位路人的证词。这位路人是林晚费了好大功夫才找到的,此人虽身份普通,但为人正直,愿意为林晚作证。
林晚手持陈情表,亲自前往御书房求见皇帝。此时的御书房外,守卫森严,林晚深吸一口气,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了进去。皇帝看到林晚,神色略显复杂,既有对她的猜疑,又有一丝对她此次前来的期待。
林晚恭敬地行礼后,将陈情表呈上,说道:“陛下,近日宫中流言蜚语四起,对晚污蔑甚重。晚深知陛下明察秋毫,但为了不让陛下费心,也为了自证清白,晚特来向陛下禀明真相。”皇帝接过陈情表,仔细阅读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渐渐舒展。
就在皇帝阅读陈情表之时,德妃得知林晚去了御书房,心中暗叫不好,急忙也赶往御书房。她担心林晚又想出什么办法说服皇帝,破坏她们精心策划的阴谋。
德妃赶到御书房时,正好听到皇帝对林晚说道:“林晚,此次之事,朕暂且相信你。但宫廷内外,人心叵测,你日后行事,务必更加谨慎。”林晚赶忙谢恩。德妃见状,心中虽懊恼不已,但仍强装镇定,上前说道:“陛下,这林晚所言,恐怕未必属实。说不定这证词也是她伪造的。”
林晚看向德妃,不卑不亢地说道:“德妃娘娘,晚一向行事磊落,岂会做这等伪造之事。这位证人,陛下大可派人去查证。若晚所言有假,甘愿受罚。”皇帝思索片刻,觉得林晚所言有理,便命人即刻去查证证人的话。
德妃心中忐忑不安,她深知,若证人所言为真,这次的计划又将功亏一篑。但她仍心存侥幸,期望能找到什么破绽,继续扳倒林晚。而林晚,在这场针锋相对的较量中,凭借着自己的聪慧与果敢,暂时又化解了一次危机。但她明白,德妃等人绝不会善罢甘休,未来的宫廷之路,依旧布满荆棘,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应对接踵而至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