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备孕风波与后宫暗涌
自从林静做出为齐延祺生子的决定后,翊坤宫的气氛便悄然发生了变化。虽然依旧要应对选秀带来的纷扰和皇后的暗算,但林静本人的状态,却似乎进入了一种新的阶段。
她不再像之前那样,因为齐延祺与别的女人(哪怕是名义上的)有所接触而伤心绝望,也不再沉溺于个人的情爱纠葛。她的眼神变得更加沉静,心思也更加深沉。她开始以一种近乎冷静的、旁观者的姿态,审视着后宫的一切,学习着这里的生存法则。
她主动向秦嬷嬷请教更多关于后宫礼仪、妃嫔职责、以及如何管理宫人、如何与其他宫打交道的细节。她不再排斥那些繁琐的规矩,而是将其视为保护自己的盔甲。她甚至开始研究太医院送来的那些滋补身体、有助于受孕的汤药,仔细询问药性和禁忌,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积极”。
这种转变,让秦嬷嬷和翠儿既欣慰又心疼。欣慰的是娘娘终于“想通了”,开始为自己的将来打算;心疼的是,她们知道,这种转变背后,娘娘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和牺牲。
齐延祺也感受到了林静的变化。他来翊坤宫的次数更加频繁了,但两人独处时的气氛,却与以往截然不同。少了几分现代情侣间的亲昵和随意,多了几分属于帝王和贵妃之间的……相敬如宾,以及一种沉重而默契的目标感。
他们会一起用膳,但谈论的更多是宫中的事务或是前朝的动向。他们会一起下棋,但心思却似乎都不在棋盘上。到了夜晚,齐延祺会留宿翊坤宫,履行他作为“丈夫”和“皇帝”的“职责”——为了孕育子嗣。
每一次的亲密接触,对两人来说,都变成了一种复杂而微妙的体验。
齐延祺心中充满了对林静的愧疚和怜惜。他知道每一次的接触,都是在提醒林静她所做出的牺牲。他努力想让自己表现得温柔体贴,想找回一些属于“齐景辰”的温情,但那种为了特定目的而进行的亲密,总是让他感到无比别扭和……罪恶。他甚至不敢看林静的眼睛,怕看到她眼底深处那隐藏的痛苦和抗拒。
而林静,则努力扮演着一个“合格”的贵妃。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因为他的碰触而脸红心跳,也不会再有现代式的回应。她只是默默地承受着,将这视为她必须完成的任务。她的身体是属于李璟瑶的,而这个身体的使命,似乎就是为了孕育龙嗣。她的灵魂在呐喊,在抗拒,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只能选择压抑和……麻木。
她甚至开始在心里计算着所谓的“安全期”和“危险期”(尽管她知道在这个时代并不准确),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这种功利性的想法,让她自己都感到心惊和厌恶,但她别无选择。
他们之间的距离,在这种刻意的“亲密”中,反而被拉得更远了。
当然,皇帝频繁留宿翊坤宫,自然瞒不过宫里其他人的眼睛。一时间,翊坤宫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皇后王氏在坤宁宫气得脸色发白。她原本以为,经过上次的巫蛊事件和皇帝宠幸高嫔(虽然只是做戏),李璟瑶已经失宠,不足为虑。没想到,皇帝不仅没有疏远她,反而更加频繁地留宿翊坤宫!这让她感到了巨大的威胁。
“看来,本宫之前的‘提醒’,皇上是没听进去啊。”皇后对着心腹王嬷嬷冷冷道,“既然他不肯‘雨露均沾’,那就别怪本宫……用点手段了。”
王嬷嬷低声道:“娘娘的意思是……从璟贵妃的‘身子’上着手?”
“不错。”皇后眼中闪过一丝毒辣,“她不是想生孩子吗?本宫就让她……永远也生不出来!或者,就算生出来,也是个……没用的东西!”
她立刻吩咐王嬷嬷,暗中联络太医院里她们的人(比如那位刘太医),想办法在给翊坤宫的补药或者饮食中动手脚,用一些不易察觉、却能损害女子生育能力的药物。
而刚刚被降为嫔位、禁足在咸福宫的高氏,在得知皇帝不仅没有因为巫蛊事件而疏远李璟瑶,反而更加“宠爱”她时,更是气得在宫里大发雷霆,砸碎了不少东西。她将自己的失势,全都归咎于林静。那本“意外”得到的账册和德妃的“暗示”,更是让她坚定了要报复的决心。她开始更加疯狂地寻找营造司的“罪证”,想要将功赎罪,重新夺回失去的一切,并将李璟瑶狠狠踩在脚下。
德妃孟婉容则继续扮演着她温婉贤淑、与世无争的角色。她依旧会偶尔来翊坤宫坐坐,与林静谈诗论画,不动声色地传递一些宫中消息,表达着她的“善意”和“支持”。但林静知道,这位德妃娘娘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她在暗中观察着一切,权衡着利弊,等待着最佳的出手时机。
就在这后宫暗流汹涌之际,选秀的最终殿选之日,终于到来了。
这一天,紫禁城内张灯结彩,气氛肃穆而隆重。太和殿前广场上,入围的三十位秀女,穿着崭新的、统一制作的宫装,按照家世品级排成队列,紧张而期待地等候着决定她们命运的最终时刻。
太和殿内,皇帝齐延祺高坐龙椅之上,神情威严。太后坐在他身旁的凤位上,面带笑容,接受着众人的朝拜。皇后王氏则坐在皇帝下首稍低的位置,仪态端庄,母仪天下。林静作为协理选秀的贵妃,与德妃等几位高位妃嫔,分列于皇后两侧。
林静今日穿着一身符合贵妃身份的、绣着翟鸟纹的宝蓝色宫装,头上戴着精致的点翠头面,妆容得体,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温婉恭顺的微笑。没有人能从她的外表上,看出她这几日所经历的内心挣扎和暗夜惊险。
她知道,今天,将是皇后对她下手的最后机会。皇后很可能会阻止她出席,或者在殿选过程中让她出丑。
果然,就在殿选即将开始,礼官正要宣读秀女名册时,皇后忽然蹙起眉头,看向林静,关切地说道:“璟妹妹,你的脸色似乎不大好?是不是这几日太过操劳,身子不适?今日殿选事关重大,妹妹若是不舒服,还是先回宫歇息吧,莫要强撑着,万一在御前失仪就不好了。”
来了!皇后果然想用“身体不适”的借口,将她排除在外!
林静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惶恐之色,连忙起身,微微欠身道:“多谢皇后娘娘关心。臣妾……确实觉得有些头晕,许是昨夜受了些风寒。只是,殿选乃皇家大事,臣妾忝为协理,岂敢因私废公?臣妾还能坚持。”
她故意承认自己“不适”,却又以“公事为重”拒绝离开,将难题抛回给了皇后。
皇后眼中闪过一丝不悦,正想再说些什么,一旁的太后却开口了。太后虽然年事已高,不大理会后宫琐事,但对这种关乎皇家体面的大典,还是颇为看重的。
“嗯,璟丫头说得有理。既然还能坚持,便留下吧。”太后发话了,声音虽然苍老,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不过,身子要紧,若实在撑不住,便早些退下。”
“臣妾谢太后娘娘恩典。”林静恭敬地应道,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太后这番话,算是暂时替她解了围。
皇后见状,不好再坚持,只能暗暗瞪了林静一眼,示意殿选继续。
接下来,便是秀女们按照顺序,依次上前,接受皇帝、太后和皇后的审阅。容貌、仪态、问答……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紧张和……算计。
皇后果然利用自己的身份,频频向皇帝和太后推荐沈若兰、王芷兰等人,夸赞她们的优点。而轮到那些她不属意的人选时,则往往简单带过,甚至故意问一些刁钻的问题,让对方难堪。
林静坐在一旁,冷眼旁观着这一切。她没有说话,也没有做任何小动作。她在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终于,轮到了那位周婉仪上前。她容貌秀丽,举止大方,应对得体,给人的印象确实不错。
就在皇后准备开口夸赞她时,林静却忽然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大殿:“臣妾斗胆,想问周秀女一个问题。”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林静身上。皇后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齐延祺看向林静,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林静迎上他的目光,微微点头,示意他放心。
“璟贵妃请问。”齐延祺开口道。
林静看向周婉仪,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本宫看周秀女仪态端庄,想必家教极好。只是不知……周秀女平日在家中,是如何与姐妹相处的?”
这个问题,看似平常,却极为刁钻。因为林静事先通过莫离传递给周家的那份“简报”里,就提到了另一位入围秀女——李尚书的侄女李月华,平日在家中恃宠而骄,经常欺压庶出的姐妹。而周家与李家,似乎因为某些田产纠纷,素有嫌隙。
周婉仪显然也是个聪明人。她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林静的用意。她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脸色有些发白的李月华,然后落落大方地回答道:“回贵妃娘娘,臣女家中姐妹和睦,蒙父亲母亲教诲,凡事以‘和’为贵,以‘礼’相待。臣女以为,身在内宅,当如是;侍奉君亲,更当如是。姐妹之间,纵有小摩擦,也当以宽容之心待之,切不可因一时意气,伤了和气,失了体统。”
她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展现了自己的“贤淑大度”,又暗暗讽刺了那些“不能以和为贵”的人,矛头直指李月华。
果然,李月华的脸色更加难看了。皇后想推举的这位李秀女,还没等皇后开口,就被周婉仪不动声色地踩了一脚。
皇后心中恼怒,却也不好发作,只能暗暗记下这一笔。
接下来,轮到那位林婉儿上前。她依旧是那副怯生生的样子,低着头,声音细弱。皇后草草问了两个问题,便想让她退下。
林静却再次开口:“林秀女,抬起头来。”
林婉儿似乎吓了一跳,犹豫了一下,才缓缓抬起头。
林静看着她清秀的脸庞和那双略带惊惶的眼睛,忽然问道:“本宫看你似乎……有些眼熟。你家中,可还有其他姐妹在宫中当差?”
这个问题,更是问得莫名其妙。
林婉儿愣住了,随即小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回答:“回……回娘娘……臣女……臣女家中并无姐妹在宫中……”
林静微微一笑,没有再追问,只是对皇帝和太后说道:“许是臣妾认错了。只是觉得这位林秀女眉眼之间,有几分……纯孝之气。”
“纯孝”二字,用得极为巧妙。太后最重孝道。听到这话,太后果然仔细打量了林婉儿几眼,点了点头:“嗯,看着倒是个本分的孩子。”
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评价,却也让林婉儿在太后那里留下了印象。
林静的目的达到了。她并不知道林婉儿和皇帝之间到底有什么,但她要做的,就是增加这位“变数”的存在感,扰乱皇后的布局。同时,她也想看看,林婉儿接到那份“简报”后,会有什么反应。目前看来,她似乎……并没有声张。
殿选继续进行着。林静时而沉默,时而看似随意地问一两个问题,却总能在关键时刻,不动声色地打乱皇后的节奏,或者为某些她认为可以争取的人选,增加一点筹码。
皇后气得暗暗咬牙,却又抓不到林静任何把柄。她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精心策划的局面,被林静搅得有些混乱。
而齐延祺则始终保持着帝王的威严和……疏离。他很少主动提问,只是静静地看着,听着。但林静能感觉到,他的目光,始终在关注着她,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支持和……担忧。
终于,所有秀女都展示完毕。接下来,便是皇帝、太后和皇后商议,最终决定哪些人留下,以及授予何种位份。
这才是真正的重头戏,也是各方势力最后摊牌的时刻。
林静知道,皇后绝不会让她轻易影响最终的结果。一场更加激烈的、无声的较量,即将在太和殿的侧殿之中展开。而她手中掌握的那些“黑料”,以及高嫔那边可能引爆的“炸弹”,都将成为她在这场较量中,最后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