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回到村里,两人听到二叔二婶说村长通知全村人都去祠堂:“听说县衙来人了。”
“咱们村发生命案了?还是有罪犯跑到咱们村藏起来了?”顾安知问二叔。
“你想多了,是朝廷发现了新的粮食,要求每个县都要种多少亩,还有规定的产量,官府为了完成上头的命令,来咱们村叫咱们种呢。”二叔跟顾安知说,“以前你傻,可能不记得了,他们来了三次了,但是没人爱种。”
“是什么粮食?为什么没人种?”顾安知问。
“听说是什么红薯,二十文钱一斗的价格卖给咱们,若是产量翻倍,朝廷则以三十文一斗的价格收购,种几亩地,还给免除几亩地的税。”阮白泠以前也听说过,只不过他们家爹娘身体不好,他们两个哥儿今年也要嫁人了,家里一共两亩地,爹娘种粮食都忙不过来,哪里有多余的地种这些没有种过的东西,能长出来就不错了,哪里还敢说自己能翻倍。
“红薯,这可是个好东西,这么好的政策,为什么来了三次都没有人种?”顾安知还以为大家得抢着种呢,现在没人也好,没人跟他抢了,不如自己全买回来种上。
现在麦子价格一百文一斗,一斗差不多有三十斤,而三十斤的红薯就只要二十文钱,朝廷还以三十文的价格收上去,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而且一颗红薯的就能种出一大串红薯,可不是翻一两倍那么简单,说不准是十几倍。
他穿越前,看过自己外婆种过红薯,家里虽然有钱了,但是老人家还保留着种地的习惯,在别墅的院子里开了一片菜地。
这红薯种植方法跟种土豆还不一样,土豆是切成块,放进土里自己就长了,红薯则要麻烦一些,需要先让红薯发芽长出红薯藤,然后将滕掰下来,种植进土里。
一颗红薯至少能发五六颗芽,多则七八颗,一个红薯就算种五颗滕,五个红薯藤长大了,能结一大串,至少得有三四个大的吧,五个滕至少结十五个红薯,那就是十五倍的产量!
发财了!
就算朝廷不收那么多,冬天也可以卖烤红薯,或者做点心、做粉条,当粮食自己吃,也比买粮食吃划算,正好他们家穷,这是上天给他们解了燃眉之急啊!
阮白泠看他表情,猜到他想种:“咱们家没有多余的地了,就连菜地也种满了。”
“没事,可以开荒地。”顾安知在春种的时候听其他村民聊起过,朝廷鼓励开荒地,开了荒地,上报给村长,村长统一到官府写一封地契文书。
“村里的好地都让大家占了,再说开出来的荒地也得养一养才行。而且现在草都长出来了,还要先除草……”阮白泠心说怪不得顾安知不让他做卤下水了,现在他也不想让顾安知开荒种红薯。
二叔也劝他:“这红薯产量如何,是从树上结下来的还是像西瓜一样结出来的谁也不知道,如果种不明白,全死了,不仅不会减免赋税,还要补觉二十文一斗的钱,而且这红薯可是朝廷发下来的,如果种不好,万一官府怪罪下来可怎么办?咱们小老百姓最怕跟官府有牵连了。”
顾安知心说怪不得没人敢种了,一听补钱,那不是要了大家得命么?一个没种过的东西,竟然还要人补钱,到底是哪个大官一拍脑袋想出来的馊主意?
估计是怕大家以二十文钱的价格买走,然后自己吃了,所以才提出补钱的事。
但是朝廷如果聪明点,应当先找试点免费发放红薯,鼓励种植,种多了之后推广,让全国都知道这红薯的味道、产量,百姓们口口相传,看到别人种的多了,赚了钱了,自然就会跟风种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还要赔钱,谁敢贸然尝试。
“咱们家还有多少钱?能不能借我一钱银子,我买十斗回来。”顾安知有些激动。
“十斗?三百斤红薯?咱们两个能种过来吗?而且官府的人也没有十斗。”阮白泠感觉他又犯傻了。
而且二钱银子,都能租一个月的摊位了。
今天买了肉、鸡蛋、鸭蛋还有黄豆,花了将近一钱银子,这段日子赚了三钱银子,现在手里头有两钱银子,加上过两天去县城赚的一钱,也不过三钱银子。
一钱先租一个月的摊位,再买些麦子磨面做凉皮,剩下一钱留在手里用作生活费和以备不时之需,若是被顾安知买了红薯,那家里就没有钱了。
更何况,若是种坏了,等到秋收,还要补钱上去,他们的凉皮生意能不能赚钱都是两说,万一到时候交不上去,还不得被官府抓走,关进大牢!
到了祠堂门口,官差面前只摆放了三斗红薯,农官还在劝说村民们种植,软的不行来硬的,给村长施压:“其他村子都种了,偏偏你们村一斗都不种,这是成心让县老爷不痛快啊。”
村长冷汗都下来了,心说不如自己家种了算了,别为难村民了。
陆远之也想种,他们家虽然没有能种地的劳动力了,但是可以花钱雇人,若是种的好了,说不准以后考中了,面圣的时候还能提一嘴,在皇上那留个印象。
“我全都要了!”顾安知高喊一声,村民们赶忙让开一条路,想着这个大怨种种了,就不能让他们种了!
“你全都要?这九十斤,你们家有这么多地可以种?”农官问他,“你家有几口人,几亩地?”
“两口人,二亩地,不过我准备开荒,种红薯。”顾安知自信满满,“大人可以去村里打听打听,全村都夸我是种地能手,比许多种了一辈子地的人都要厉害。”
几个夸过他的老头愧疚的掩面,心说我们不过是夸你几句,你怎么还当真了?
村长想要拦一下,告诉农官他是个傻子,可是还未开口就听到顾安知说:“而且我知道种植方法。”
“你知道?说来听听。”农官原本是带着亲自教导农人种植方法的任务来的,若是他知道方法,岂不是省事了。
顾安知把自己知道的方法说给他听,农官没想到他真会:“你怎会知道?以前见过这东西?”
顾安知担忧他怀疑,指了指那篮子里的红薯:“你看红薯上已经发芽,农作物的方法都是相通的,所以我就猜测让这芽长大一些,取下来栽种,不知对不对?”
农官点点头:“你们村竟然有你这样聪明的人,那这些东西交给你,我就放心了,你也不用担忧,我会时常过来给你做指导,咱们先把契书签了。”
农官从怀里拿出契书,“若是产量还不足给你的九十斤,你就要再补交六十文钱。”
“我还有一件事想问,如果收成好了,能留一部分不卖给官府吗?”顾安知问。
“自然是可以,朝廷就是担忧你们种了卖不出去,所以才会以三十文一斗的价格收上去。你若是想留下来自己吃或者自己往外卖,也是可以。”农官看他的签名,“还真是龙飞凤舞,很是特别。”
“那是自然,这是我……特意练的。”顾安知特意找人设计的签名,自然艺术气息满满,跟正常签名不一样。
阮白泠见他契书都签了,也不好当众驳了他面子,毕竟男人最好面子了,乖乖的从钱袋子里数出六十文钱来交给农官。
顾安知背着红薯回家的路上,听到了不少人的嘲笑。
“二十文都能买只老母鸡回家顿着吃了,他竟然花六十文买这些回来,听说农官会来看着,只能种不能吃,还要开荒,傻子果然是傻子。”
“二十文能买几斤的精面了,他竟然要费力开荒,真是闲的。”
“白哥儿也不知道拦着点傻子,就让傻子这样胡闹?”
“白哥儿以后要受苦了。”
顾安知穿越来后,吃的面都是带着麦皮一起磨的,顾安知听了他们的谈话才知道,贵一些的白面都是把麦皮给挑出去,所以卖的贵一些。
他还以为阮白泠为了健康,给他吃的是粗粮,没想到是因为省钱,给他吃了带麦皮的,不过烙饼的时候嚼着咯吱咯吱的,口感丰富,他倒是喜欢。
顾安知回去后,先把地瓜倒出来,把家里的木盆拿出来,又去二叔二婶家借了一些来,把这些地瓜水培上,等它们长芽。
在他忙活的时候,阮白泠也没闲着,他把鸭蛋放在坛子里腌上,又熬了猪油,洗了下水,晚上准备给顾安知改善伙食,做了红烧肉,和卤下水。
钱不够,做的量少,就只够他们两个吃一顿的量。
剩下的肉让他做了腊肉,以后炒菜的时候可以慢慢吃。
阮白泠做完了饭,还在奇怪今日顾安知怎么没有在他旁边帮忙烧火,就见顾安知从外头回来了。
“刚才我跟村长一起去看了荒地,挑了一块,这两日我就去开荒,你在家里看着这些红薯,免得有人使坏,破坏了咱们家的红薯。”顾安知正觉得整日在家无所事事,把大好时光都浪费了,现在有了红薯,他们家又有了新的进项,说不准冬天真能把砖房给建起来。
“你别把自己累坏了,赶紧过来吃饭吧,尝尝我卤的下水,看看能不能拿来卖。”阮白泠已经想好了补六十文的结局了,随他折腾吧。
“正好我也饿了。”顾安知拿起筷子尝了一口他卤下水,“拿什么卤的?还有这红烧肉,你没炒糖色么?只用酱油上色,还有这味道也不对劲……你是不是没放花椒八角桂皮那些香料。”
他想了想,家里没买香料,哪里有香料,再说这个时代连白糖、冰糖都没有,怎么炒糖色?
“我们都是这样做的,我有加一些花椒,你说的那些香料……是什么?”阮白泠心说顾安知对做菜怎么也这样有心得?
顾安知一听他说都是这样做的,那他们就有上升的空间,“你这卤下水,还要加几位香料,过两天咱们去县城的时候,可以看看。”
至于这白糖,眼下事多,还是等到秋天以后再说。